海豚被ID.3的銷量整怕了?這波降價屬實有些演砸了
導語:
汽車圈從來不缺乏熱點營銷事件,比如比亞迪過完年后的價格戰,就一度登上了熱搜,其中很多關注純電動車的網友都注意到了海豚也參與其中,號稱“降價增配”“電比油低”,一時間也是熱度爆表。
然而,反轉很快就發生了。看清海豚榮耀版上市后的種種細節后,網友們卻忍不住紛紛開始吐槽:“雷聲大雨點小。”“做不起活動就不要做。”“這就立刻出門右轉ID.3!”
名為降價實為漲價,海豚套路太深
要知道,比亞迪在網上的營銷能力一向是很強的,一般不會輕易“翻車”,但這次很多網友卻直接在海豚上市的直播間貼臉開大,讓迪子想刪都來不及。網友們為什么情緒這么高漲?說白了還是一句話――感覺自己被耍了。
要知道,其實去年12月份和今年年初,海豚的終端價格已經很低了,畢竟這款車的產品力本身也有不少短板,新車又一個比一個卷,降價是很正常的。就拿海豚時尚版為例,官方指導價格是12萬多,但是網友反饋實際拿下也就不到11萬,降了差不多2萬。
然而,海豚榮耀版一上市,同樣是時尚版車型,價格名義上降低了4000塊,但是終端各種優惠可是直接取消了,相當于買車要多花1.5萬,這讓那些之前為了等新款而一直沒有下手的等等黨無疑感受到了“被刺”的失望。
另外,還有很多預算不夠充足人,是因為此前媒體爆料新款海豚起售價不到10萬才錯過年底最佳買車促銷期,一直等到現在的。結果比亞迪交出的答卷就是復活一款302km續航的淘汰款車型,給這款車定價為9.98萬元,有網友直接表示:買300km續航跟買200km續航有什么區別,還是磷酸鐵鋰,冬天怎么也得一天兩充,我還不如去買三萬的五菱宏光mini。
有ID.3在 海豚要爭還得再降3萬
不管是降價的時機還是車型,海豚的目標顯然都是沖著ID.3來的。兩款車型又同為10萬+級純電SUV的熱門選手,因此這次新款海豚價格不滿意后,很多人都表示要去買ID.3,這可不是一句氣話。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即使在所謂“增配”后,海豚比起ID.3來依然有不少差距,要想追上ID.3,那么海豚至少還得再降價3萬才行。
首先,這次海豚為了追趕上ID.3,倒是終于換上了獨立懸架,但是懸架和懸架也有差別,海豚這款獨立懸架正是比亞迪大名鼎鼎的“筷子懸架”,之前在宋、元上搭載被車主百般吐槽,迪子愣是頭鐵不換,這次還搭載在了海豚上,跟ID.3備受好評的多擺臂式懸架怎么比?
而且,懂車的人都知道,懸架只是影響整臺車駕控的一部分,對底盤整體的調教以及車身細節的雕琢,這里面學問很大。更何況,ID.3是一款后置后驅車,天生底子就比前置前驅的海豚優秀太多,所以就算海豚換了獨立懸架,兩車的駕控差距還是肉眼可見的。
另外,海豚從上市以來,一直都被很多車主吐槽空間小,不夠用,尤其是一家人,用起來很不方便。而ID.3的尺寸就很舒服,2765mm的軸距比海豚2700mm的軸距多了很多內部空間,更加游刃有余。另外,比亞迪給海豚配的電池是成本低的磷酸鐵鋰,相比ID.3的三元鋰電池,不管是在續航水平還是長期使用的保電量上都是差不少的。
最后,雖然這次海豚也升級了幾處智能化配置,但是關鍵的、值錢的配置比亞迪還是沒舍得放,依然沒有L2級別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這年頭開個電動車,連全速自適應巡航都沒有,只能用定速巡航,肯定還是相當難受的。綜合這些因素考慮,小編也就能理解網友們的心情了,與其憋著一肚子氣買海豚,不如加點錢買ID.3了。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