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重慶警方公布5起典型案件
華龍網訊(記者 余志斌 實習生 馬翰松)為有效凈化網絡環境,全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部統一部署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重慶各級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全面梳理摸排各類網絡謠言線索,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網絡謠言違法犯罪行為。1月17日,重慶市公安局對外公布5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件。
1.潼南區公安局依法查處賈某編造網絡謠言案
2023年12月19日,潼南區人賈某(男,40歲)在短視頻網絡平臺發布視頻稱“重慶發生地震”。經公安機關核查,賈某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在明知是外省發生地震的情況下,仍然故意編造“重慶發生地震”的不實信息通過個人網絡賬號發布,引發大量網民熱議,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賈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潼南區公安局已依法對賈某處以行政處罰。
2.梁平區公安局依法辦理康某利用AI技術編造網絡謠言案
2023年12月25日,梁平區人康某(男,22歲)在網絡平臺發布一篇題為“重慶巫溪一民房發生爆炸事故,4人不幸遇難,官方緊急介入調查”的謠言。全文500余字,以新聞報道的口吻稱重慶巫溪“突發爆炸事故,現場情況十分慘烈”“發現了4名遇難者,其中包括一名兒童”“疑似與居民私拉亂接電線有關,調查組將進一步搜集證據”。
經民警調查,康某得知在某網絡平臺創作發布文章,可以根據閱讀、評論、轉發數量等獲取收益后,康某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在手機上利用AI應用自動生成文章,編造重慶巫溪發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的謠言,并在某知名網絡平臺發布。
康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梁平區公安局已依法對康某處以行政處罰。
3.奉節縣公安局依法查處王某利用AI技術編造網絡謠言案
2023年12月22日,奉節縣人王某(男,51歲)得知網絡平臺可以用AI技術自動創作文章,并根據閱讀、評論、轉發數量等賺取更多流量后,為獲取更多網友關注增加粉絲,王某利用AI軟件編造“某地一煤礦發生事故已致12人遇難”的帖文,引發網民點贊關注,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王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奉節縣公安局已依法對王某處以行政處罰。
4.合川區公安局依法查處楊某編造網絡謠言案
2023年12月27日,合川區人楊某(女,34歲)在網絡發布信息稱合川區某小區發生多起持刀入室搶劫案件。經公安機關核查,該小區未發生類似案件,系楊某道聽途說后虛構事實,編造“某小區發生多起持刀入室搶劫案”的不實信息,并通過微信群發布擴散,引發網民熱議,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楊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合川區公安局已依法對楊某處以行政處罰。
5.涪陵區公安局依法查處何某編造網絡謠言案
2023年12月24日,涪陵區人何某(男,69歲)在網絡短視頻平臺發布一段“男子持鋤頭傷人”視頻,并配以“2023年12月23日傍晚,重慶市涪陵區馬鞍兩兄弟為小事打架,當場打死二人”的文案。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網友關注。
經警方調查核實,該視頻反映的事件系多年前發生在外省。何某在微信群看見該視頻后,為博人眼球、吸引關注,便將視頻配上杜撰的文字,在自己短視頻平臺賬號發布。
何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涪陵區公安局已依法對何某處以行政處罰。
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于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希望廣大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和諧清朗網絡空間。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