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寒潮里的供水管道“保溫戰”
朔風刮過,氣氛驟降,甘肅蘭州的大街小巷冰雪留痕,行人臉龐也難免留下紅彤彤的“刮痕”。
“供水管道最怕劇烈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管材本身和周遭土層等環境的改變,影響供水系統。”楊斌是蘭州城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東區管線所副所長,他和同事主要負責轄區內近360公里供水管線維護檢修工作,最冷的時候也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楊斌介紹,大幅降溫引起的熱脹冷縮容易導致管道破漏、供水中斷;低溫會導致管道內水溫下降,增加供水的能源消耗,滲漏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影響到周圍的路基、地基。
為了及時了解管線情況,楊斌所在管線所的一線工作人員全員上陣,每天早、中、晚都對供水管道進行巡線工作,在深夜車輛較少的時候,下到供水井內檢查設施運轉情況、用專業設備進行“聽漏”,在一個個寒冷的冬夜保障著城市供水“生命線”。
過橋管、過溝管、架空管等裸露在外的供水管道最需要“添衣加被”。楊斌和同事在冬季剛到來之時便對這些管道添加了保溫棉等保溫材料,并日夜巡查,確保過橋、過溝的供水管道結構完好。
在冬天的寒風里被澆一身冷水的滋味很不好受,這種情況楊斌經常遇到:“我們一接到群眾反映就得立刻前往處理,很多時候都在晚上,大伙都經歷過搶修時凍得哆嗦的情況。”
蘭州城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經理黃發剛介紹,目前在通過巡線工作做到供水問題“早發現、早溝通、早預防”的同時,由管線所技術人員和管道工組成的56人供水管道保供應急隊伍24小時待命,94臺搶修機械等設備已保養和配置到位,供水熱線24小時在線,保障市民的用水安全。
水務一線工作者保證了城市主供水管道的通暢,社區工作者則上門入戶確保市民的冬季用水安全。
陶曉燕是蘭州市城關區靖遠路街道徐家灣社區副主任,這個社區內有部分老舊小區和自建房,入冬之后她和同事在每天的入戶工作中,不僅及時掌握群眾家中的供暖情況,還了解冬季用水情況,防止發生水管破裂等用水問題。
陶曉燕說,前不久社區工作人員就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了一起上水管道破裂漏水的情況,在及時聯系水務部門后,對破損管道進行了及時維修。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