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云"駕"數"啟新篇 寧夏銀川市全力建設"算力之都"
獲評全國“千兆城市”、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6301個,千兆網絡覆蓋率、5G用戶占比兩項指標位居西北地區首位;2023年全年數字經濟總量預計突破900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7%以上……近年來,寧夏銀川市緊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全力實施數字賦能計劃,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信息產業發展。在此基礎上,銀川拔節起勢布新局,以高水平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目標,以引進培育國內知名通用和行業大模型為切入點,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核心生產力,全力建設“算力之都”。
優勢明顯 算力產業突破發展
在銀川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泰怡信息技術(寧夏)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臺臺高端人工智能服務器正在加緊生產。這家企業2023年7月入駐園區,一期建設年產5萬臺高端人工智能服務器研發生產基地及智算中心,項目總投資5億元,引進GPU智能服務器生產線2條,目前一期生產線已實現投產。
“項目全部建成后將達到年產20萬臺人工智能服務器的產能,實現200億元銷售額?!蓖┾畔⒓夹g(寧夏)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麟說,企業將借銀川市發展算力產業的政策優勢、產業布局等,建設人工智能服務器制造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聚集,助推算力產業鏈條日趨完善。
作為寧夏首個服務器生產制造項目,同泰怡的引進落地是銀川市算力產業突破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銀川市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營商環境等,吸引了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潛力足的大項目落戶。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銀川市簽約相關項目金額達119億元。
百川智能、浙江通見、深圳數聯科技等企業的大模型產品相繼簽約落地;城市級、行業級、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推進,累計建成中建材數據中心(一期)、智慧銀川大數據中心(一期)等城市級數據中心6個、標準機架7516架;申報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落地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芯片軟硬件適配基地……基礎設施日漸夯實,新興產業集聚成勢。2023年1-10月,銀川市數字信息產業實現產值449.4億元,同比增長17.17%,預計全年數字經濟總量超900億元,占GDP比重達37%以上。
在此背景下,銀川市提出以高水平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目標,以引進培育國內知名通用和行業大模型為切入點,重點推進“智算”“智能”“智產”,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核心生產力,全力建設“算力之都”。
銀川底氣何來?業內人士認為,寧夏是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而銀川作為首府城市,在產業聚集、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人才資源、交通條件等方面具備打造“算力之都”的優勢和潛力。
“銀川年均氣溫8.8攝氏度,平均空氣相對濕度57%,是國家認定的最適宜建設數據中心的一類地區,是數字信息產業、算力產業發展的‘天然大工廠’。”銀川市網絡信息化局數字經濟科負責人朱一文說,寧夏電源供應穩定可靠,風光等綠色能源豐富,這也為銀川市建設“算力之都”創造了有利條件。
不僅如此,銀川市科技型企業占寧夏全區50%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占全區60%以上,研發投入占全區近70%,是西北唯一“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并且擁有全區70%以上的高校,聚集全區80%的高科技人才,為算力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注入創新活力。
場景豐富 “數智”賦能百業千行
近年來,銀川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教育”、數字治水、數字物流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清華大學水聯網數字治水聯合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紛紛落地,數字政府基礎底座及共性應用支撐體系日益完善,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等一批應用場景相繼落地。數據和算力觸角已延伸到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遠程影像診斷中心,幾十臺電腦高速運轉,來自銀川市社區、鄉鎮醫院的醫學影像在屏幕上實時顯示更新,影像科醫生利用在線診療平臺實現“不見面”問診。
在銀川市民大廳,政務服務智能機器人不僅能實現多輪精準問答,還能通過語義理解與推理,自動化辦理業務。由寧夏希望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訓練的政務服務大模型,為機器人裝上“大腦”,目前已實現首批15個高頻事項從咨詢、預約、辦理到后續結果反饋的全自動化辦理。
在中國電信寧夏公司打造的天翼機器人綜合服務中心,匯聚國內多家頭部機器人企業,搭建11種場景,提供上百余種機器人產品,目前已幫助20多家企業運用“5G+機器人”應用服務實現信息化轉型、“數智化”發展。
天翼機器人綜合服務中心總經理尚虎說,在新一輪算力服務產業的發展中,人工智能將成為主角。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需要智能算力為大規模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訓練提供基礎支撐。
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的智算中心正在加緊建設,建成后將實現銀川智算中心零的突破,為加快發展算力產業提供有力支撐。智算中心將通過算力產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深化應用,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相結合,助力本地數字經濟發展。
在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寧夏明聯勝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訓練師正在計算機前熟練地進行數據采集標注?!拔覀儗⒉杉降穆窙r信息等數據在清洗整理后,進行有效標注,標注得越多,人工智能識別得越精準。”寧夏明聯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蓉說,公司可以為智能駕駛、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無人零售等各領域算法模型交付人工智能數據,并具備完整的語音、圖像、文本、視頻的全領域數據處理能力。
像明聯勝一樣的數據服務企業將成為銀川市下一步重點培育的對象之一。業內專家提出,在打造中衛數據中心集群后,寧夏算力樞紐建設的“后半篇文章”應該發揮銀川市核心城市作用,推動數據中心上下游生產制造及數據加工、數據標注、人工智能等數據應用產業發展,做強做長算力產業鏈條,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算力產業集群。
瞄準賽道 搶抓機遇前景廣闊
“銀川市應把重心放在‘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方面,與中衛市錯位發展”“銀川市需要在優化政策扶持,培育高級人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壯大方面再發力”“建議銀川利用首府優勢和后發優勢,在智算中心布局上發力,建好基礎設施硬件,開發引進與之相適配的軟件,提升智算中心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打造軟硬件協同、算力供需匹配的智算產業發展生態”……來自數字經濟相關領域的企業人士、算力專家為銀川建言獻策,助力銀川進一步明確建設思路、細化實施方案。
根據正在編制的《寧夏樞紐數字經濟創新總部核心發展規劃》,將按照“一核引領、兩極驅動、兩帶協同”的產業空間布局,做大銀川經開區算力生產制造和大數據應用產業核心、創新核心,做強中關村雙創園和蘇銀產業園2個智能算力承載極,努力將銀川建設成為智能算力供給的“最優區”、西部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區”。
據銀川市網絡信息化局局長余曉平介紹,銀川市將堅持與中衛數據中心集群錯位發展、形成合力的思路,按照“1332”總體框架打造“算力之都”。其中,一條主線是建設高水平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三大智算基礎設施即建設智能計算中心、互聯網骨干設施、智能算力調度平臺三大基礎;三組智能核心場景即引進培育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數據加工標注三大發展引擎;兩大智能產業即大力發展半導體、服務器及相關制造兩大支撐產業。
在落地銀川的算力相關企業負責人看來,算力產業尤其智能算力發展目前仍處于“起跑期”,誰搶到第一棒就搶到了發展先機。而作為“起跑”階段的算力企業普遍需要產業、資金、人才等多方面政策“扶一把”。
響應企業需求,銀川市正在加緊出臺智算中心建設、算力生產制造、算力場景應用及人工智能專項支持政策,建立新興產業“一業一策”、重點項目“一事一議”機制,以全力打造成本洼地和應用高地的非常政策,支持非常產業聚集發展。并進一步用好寧夏樞紐“32條”、人工智能“18條”、大數據“16條”等自治區優惠政策,用活“政企通”平臺,加強銀川市及各園區優惠政策及時兌現、直達兌現。
“下一步,銀川市將緊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緊扣寧夏樞紐數字經濟創新總部核心任務,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牽引,加快算力產業發展,打造數字產業高地,全力建設‘算力之都’,厚植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庇鄷云秸f。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