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以791.6億斤新高迎來“二十連豐”
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 韓雪茹)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關于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發布,公告數據顯示,北疆“糧倉”內蒙古2023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到791.6億斤,實現糧食生產“二十連豐”。
20年來,內蒙古糧食生產捷報頻傳。2005年,內蒙古成為全國十三個糧食主產省區之一。2008年,內蒙古糧食產量首次突破400億斤,進入全國前10位,內蒙古成為全國6個糧食凈調出省區之一。此后,內蒙古糧食產量分別在2011年、2013年突破500億斤、600億斤大關,2018年開始連續6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
2023年,內蒙古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0477.1萬畝,較上年增加49.4萬畝,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到755.5斤/畝,較上年增加7.4斤/畝。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加11.5億斤,穩居全國第6位。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內蒙古堅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責任,今年將穩糧擴豆作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重中之重,高標準、高要求分解了糧食和大豆播種面積任務;及時分解下撥國家耕地地力保護、玉米大豆馬鈴薯生產者、耕地輪作等政策性補貼近184.8億元;出臺種業振興、“薯六條”“社會化服務8條”等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建良田、育良種、配良機、推良技、優良制,內蒙古加大力度推廣“五良”措施。目前,內蒙古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234萬畝,讓良田成“糧田”,有效支撐糧食產能500億斤左右;良種繁育基地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帶動全區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讓良種產“優糧”;今年新增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18276臺、高性能播種機5537臺、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1405臺、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282臺,大型高端智能機械呈逐年增長態勢,讓良機助糧豐;通過單產提升行動,今年帶動全區糧食作物平均單產提高了1個百分點,將“試驗田”產量轉化成了“大田”產量,讓“盆景”變“森林”;開展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示范,年內社會化服務面積超2400萬畝,讓良制撬增糧。內蒙古全方位推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為“中國碗”里裝入更多“塞外糧”。
“‘二十連豐’,內蒙古農牧業發展保持了良好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這得益于黨中央對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的全方位支持,得益于全區各地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下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工作,體現了內蒙古對‘國之大者’的擔當作為?!弊灾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處負責人李志偉說。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