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品賣全球,全球買閩貨”的圖景如何實現?
東南網12月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3日,第二屆福品博覽會在福州落幕。經過兩年實踐探索,福博會逐漸明確了“‘全閩樂購’活動的集中展示平臺,傳播‘福’文化、擴大福品營銷的重要載體”的發展目標。這一目標如何在本屆展會上呈現?何以實現“福品賣全球,全球買閩貨”?
八閩風物,推陳出新
恰逢周末,前往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的市民絡繹不絕。
“這屆規模明顯比上屆大,能逛的東西更多了。”市民陳女士拖著行李箱來福博會采購。從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茶,到鮮味十足的海鮮干貨,再到別出心裁的漆藝裝飾,都在她的購買清單里。“在家門口就能把福建特產一網打盡,還能貨比三家,挑最中意的,再配上現場才能享受的支付優惠,超值。”陳女士說,除了自己用的,其中還有不少是外地朋友委托她代購的產品。
今年,我省開始實施加快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竹產業拔節生長,竹消費也呈方興未艾之勢。在南平竹生活館的展點,“竹鍵盤”“竹餐盤”“竹地板”等多種竹制品頗受好評。現場工作人員劉莉介紹,這些原本主要出口歐美國家的產品,也正贏得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的青睞。
讓優質福品有處可尋、“福”文化有跡可循。本屆福博會設置“十福”展區。除涵蓋福茶生活、福見商旅、福農優品、福貿名品、福潮國風、福家福居、福汽滿滿的綜合展區外,還配套了第4屆中國預制菜產業博覽會、2023中國福建漆藝博覽會、中國(福建)國際烘焙休閑食品博覽會等三大專業子展。
一瓶來自寧夏的蜂蜜水,則拓展著新時代“福品”的內涵。
“這瓶蜂蜜水,水來自六盤山,瓶口處的旋鈕內裝的是來自寧夏涇源縣的蜂蜜,喝時轉動旋鈕,蜂蜜和水融合,入口清甜甘洌,在福建特別受歡迎。”在寧夏特產展臺,操著福建口音的許小扁耐心地給參觀者介紹,該展位的產品包括蜂蜜、木耳、黃花菜等原生態農產品全部來自寧夏,但其生產企業,卻是福建人在寧夏投資創辦的寧夏真好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隨著寧夏工廠產能擴大,今后產品將向福建全省及省外拓展。
福品出閩,縱意多元
一個規模更大、更專業的展會,吸引的不僅是市民關注,更有來自各地的采購商。
雖然剛在不久前落幕的秋季廣交會上收獲了數千萬美元的訂單,知名小家電制造品牌燦坤依然看重此次福博會的平臺,亮相福貿名品展區。
將暫時脫下的外套掛入護理機中,15~20分鐘之后,即可恢復平整外表。展會現場,燦坤帶來的一款具有烘衣、殺菌、除皺、柔順、清新五位一體功能的智能衣物護理機吸引了不少關注。今年11月起,在山姆會員商店遍布全國的40多家門店中都可以買到這款產品。
“此前,我們的習慣是將歐美市場上已經成熟的產品引入國內;如今,讓新產品率先進入巨大的國內市場,正在成為燦坤的新路徑。”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監張文裕表示。
全自動咖啡機、泡面伴侶、煮蛋器、空氣炸鍋等,燦坤此次帶來的都是專門針對國內市場研發的產品。張文裕表示,盡管國內市場的拓展并不輕松,但這條路燦坤會堅持走下去,“先讓大家看得見”。幾天下來,已有不少采購商對他們的產品表現出興趣。
在東莞市團餐與配送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子堅看來,福建食品加工業發達、產業底蘊深厚,美食也豐富,發展預制菜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而團餐是預制菜應用的主要場景之一。此番他帶來了近20名采購商,希望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
“這個物資豐富的時代,必須挖掘特色產品才能贏得市場。”認真逛完預制菜展區,朱子堅覺得機會不少。“如果能將肉燕魚丸引進高校的美食檔口,生意肯定火爆。東莞臺商不少,閩南的海蠣煎等小吃和臺灣口味更接近,應該也有市場。”
這樣的成功合作已有先例。
來自福州的“尚干”品牌小吃是第二次參加福博會了。作為福建老字號品牌,“尚干”展點上陳列了多款小吃。工作人員劉昌鋒介紹,“尚干”品牌正受到越來越多人認可。近期,清華大學的食堂就引入了“尚干”的小吃,學生不必來福州就能吃到地道的“尚干”味。
澳門新大陸全球跨境電商常務副總經理鄒昶華表示,澳門市場已經相對成熟,需要更多有創意的產品。福博會這樣的平臺,有利于采購商在短時間內高效了解產品。澳門是連接中國內地和葡語國家的經貿平臺、服務平臺、人文交流平臺。公司后續計劃與此番對接的福建企業保持聯系,福建企業完全可以以澳門為橋頭堡,更好進入國際市場。
福博會期間,中國酒業協會與省貿易促進中心共同簽署“福酒”出省戰略合作協議,助力“福酒”發展;2023電商主播大賽總決賽舉行,舉辦系列“福品”及全國好物直播營銷活動,以“直播+”為實體經濟注入活水……“福品賣全球,全球買閩貨”的圖景,日漸清晰。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