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鄂七地簽生物多樣性保護宣言,共建大數據平臺共享成果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
通訊員郭軍 李鎮海
11月28日,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第五屆年會暨自然保護地發展論壇在十堰市竹溪縣召開,來自湖北、重慶的7地政府代表和自然保護地代表,遵循“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聯盟要義,就不斷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達成共識,簽訂了《鄂西渝東生物多樣性保護竹溪宣言》,商定高標準建設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數據平臺。
根據宣言,各地將重點防范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確保最重要和易受威脅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優先保護,共同捍衛區域生態安全。同時,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嚴格控制和盡量減少社區發展對生物保護多樣性生存和延續的影響;各地將以國家數字化建設為指導,在神農架國家公園大數據中心基礎上,優化各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網點布局,高標準建設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數據平臺,不斷提高智能化監測水平,實現信息數據、研究成果的共享。
2018年,由神農架國家公園發起倡議,毗鄰的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三峽萬朝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6地積極響應,成立了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該聯盟旨在共同建立自然生態資源大保護機制,維護鄂西渝東毗鄰保護地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完整性,促進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和區域一體發展,構建資源大保護、區域大協作的工作格局,著力把保護地聯盟打造成全國示范自然保護地的樣板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地。聯盟輪值副秘書長鄭自勇介紹,2022年以來,依托聯盟平臺,各成員單位開創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在共商、共管、共建和共享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