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娃哈哈:成長見證稅費服務“便”與“變”
AD鈣奶、營養快線、純凈水……娃哈哈承載著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這個自浙江起家的品牌,與夷陵也有著深厚淵源。
1997年,為積極響應支援三峽建設的號召,宜昌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落戶宜昌夷陵。27年來,在企業的深耕發展中,夷陵稅務部門始終傾情傾力相伴,助力企業成長壯大。
“稅收服務一路伴企成長”
“十二年前,我還是個對財稅懵懵懂懂的‘門外漢’,好在稅務部門的服務專員一直耐心解答、輔導幫助,讓我迅速成長。”談到剛進娃哈哈的那一年,宜昌娃哈哈啟力飲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覃雯雯有些感慨。
“當時娃哈哈正在籌備擴建擴產,我作為服務專員負責企業的涉稅事項。”那時,稅務干部黃波已是有著25年專員經驗的“老師傅”。
2013年,娃哈哈集團在宜昌擴大投資規模,成立了宜昌娃哈哈啟力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一個占地190多畝的宜昌娃哈哈工業園區。“從企業開辦、納稅申報到政策享受,稅務專員對我們有問必答、有惠必送,呵護企業茁壯成長。”覃雯雯回憶道。
據介紹,自落戶夷陵以來,宜昌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累計投資5.92億元、創收80.32億元、利稅13.23億元,其中納稅5.23億元,實現年產純凈水、含乳飲料、茶飲料等各類飲料60萬噸,成為夷陵食品飲料龍頭企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見證了娃哈哈的成長壯大,也一同見證了稅務部門的‘便’與‘變’。”多年來,覃雯雯和黃波在各自領域“熠熠生輝”。
“我們見證了辦稅繳費之‘便’”
“從手寫錄入到線上智能申報,從領取紙質發票到開具電子發票,從線下窗口辦理到全流程一網通辦……十幾年前,很難想象這些會成為現實。”覃雯雯說。
2010年,夷陵稅務部門在全區部分企業試點網上辦稅,娃哈哈就是其中之一。為助力娃哈哈盡快嘗到“甜頭”,夷陵稅務部門安排服務專員全程跟蹤輔導。針對企業在網上辦稅中遇到的操作性、系統性問題及時解答,同時“面對面”、“手把手”輔導辦稅人員線上填寫申報表等操作。
“之前領取發票是到辦稅服務廳窗口領取紙質發票。網上辦稅開始后,發票可以網上申請,郵政送達。現在更便捷了,我們直接領用電子發票,從開具到傳給購買方都可以全程網辦。”作為“便”的受益者,覃雯雯對此深有體會。
“過去我們都是票據手工開、稅款上門收、發票人工審,流程較多、耗時較長。現在的‘不見面、網上辦’讓納稅人繳費人越來越便捷。”作為“便”的推動者,黃波欣喜滿滿。
“我們見證了稅費服務之‘變’”
“過去是企業問什么政策,我們就解答什么政策。現在是企業可以享受什么政策,我們就推送什么政策。”談及稅費服務的變化,黃波說道。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從受理咨詢式服務到主動推送式服務,夷陵稅務部門通過有效提升稅費服務的主動性,做優營商環境。
近年來,有關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的延續、“加碼”,讓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能享受政策紅利。但在接到夷陵稅務部門推送的優惠政策后,覃雯雯犯了難。
“企業員工有200多人,要識別哪些人符合政策中的重點群體條件實屬不易。我們嘗試過分部門詢問統計,但因為部分員工文化程度不高,對自己是否符合并不清楚,導致優惠政策企業無法完全享受。”覃雯雯說道。
在得知企業的難題后,夷陵稅務部門主動上門了解企業員工情況,并與企業共商對策。最終通過在當地鄉村振興局查詢員工是否為脫貧人口的方法,幫助企業將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精準落地,使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得到真金白銀的“兌現”。
“我們現在不僅是要做到‘政策找人’,還要讓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黃波說道。據統計,近5年娃哈哈宜昌公司已累計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緩稅減稅650萬元。
近年來,夷陵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依托智慧稅務綜合體系,對稅費政策與適用對象進行智能匹配,分行業、分業務為轄區內企業開展“畫像式”“滴灌式”政策輔導,主動向企業精準推送稅收優惠政策,助力企業第一時間“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同時,通過“OTO專員服務”機制,深入企業問需走訪,及時了解企業涉稅涉費訴求,開展“一對一”個性化輔導。2023年,該局累計開展政策精準推送超8萬戶次,確保稅收紅利精準“落袋”,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