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市券商薪酬榜:4成降薪,中信人均80萬居首,中金三年狂降46萬
如果打工人的薪資待遇分等級,那么券商的薪資無疑站在了金字塔尖。業務受經濟周期下行影響,又有監管和政策的壓力,限薪、降薪以及裁員的沖擊,降本增效大趨勢下,券商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過,員工薪酬普降、高管千萬年薪鳳毛麟角。
隨著年報的陸續披露,2023年最新的券商薪酬也浮出水面。相較于2022年動輒2-4成的大縮水,去年券商薪酬幅度有所收窄,據Wind數據,在披露年報的28家券商中,4成券商薪酬總額縮水,頭部券商降幅更明顯。
據Wind數據,在已披露年報的28家券商中,超四成券商薪酬下降,中金公司去年人均薪酬下降最多,同比縮水11.34%,人均降薪9萬元;此外,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兩年人均薪酬降超20萬。
中泰證券、國聯證券、東方財富等中小券商去年薪酬總額有所提升,但部分券商薪酬逆勢增長系年報計算口徑變化、員工人數減少等所致,體現在報表上形成漲薪。
有機構人士與藍鯨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這兩年薪資下降很明顯,一直在優化、調崗,員工數量減少無形拉高了人均薪酬。如果還要進一步下調,可能會考慮換賽道。
中金公司三年人均降薪46萬元,高管薪水縮9成
相較于2022年的券商人均薪資20%-40%的下降幅度,2023年整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均在15%以下。
在已經披露數據的28家券商中,超四成券商平均薪資水平下調,16家券商薪資有回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薪資下滑的12家券商中,上一年的情況也不樂觀,為連續兩年下滑。
從整體薪酬水平來看,2023年券商收入的中位數在40萬-50萬之間。頭部券商薪資一般高于中小券商。2023年券商薪資前十名依次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中泰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
其中,中信證券薪酬在連續兩年個位數的下降后,仍然居首,人均薪酬達79.73萬元。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中泰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人均薪酬均在60-70萬區間內;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則在50-60萬之間。雖然頭部券商當前薪資水平仍舊高于同業,降幅不大,不過薪酬水平較上一年呈現下降趨勢。
中金公司年薪僅次于中信證券,位居第二,人均薪酬69.72萬元,降幅11.34%。2020年,中金公司憑借人均高達116萬元/年的薪資水平爆火出圈,但三年之后,人均年薪下降46萬元,降幅達40%。此外,該公司高管薪酬總額已經銳減至3266.6萬元,2021年薪酬總額曾高達9441.6萬元,減少了65.4%。若拉長時間線,高管的最高薪酬降幅更為明顯,2020年時,中金公司曾有7名高管薪酬超千萬;2022年,最高薪酬降至396.5萬元;2023年,再度降至262.7萬元。
兩家頭部券商薪酬縮減的原因或也與其營收壓力有關,2023年年報顯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營收雙降。中信證券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下降7.74%、7.49%;中金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11.87%、18.97%。
人均薪酬排在第三位的是老牌券商申萬宏源,去年人均薪酬為65.45萬元,同比增長0.14%,2022年,該公司降薪9.28%。
國泰君安人均薪酬連降兩年,降幅均在個位數。2023年人均薪酬64.75萬元,較上一年減少了9.39%。
中泰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去年人均薪酬分別為62.83萬元、62.01萬元、61.83萬元,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中泰證券漲薪47.29%,這一漲幅在所有券商中居首。不過,在2022年,其人均薪酬同比減少了19.02%。華泰證券去年漲薪6.26%,中信建投漲薪4.10%,但這一漲幅都是在2022年超過兩位數的薪酬降幅基礎上實現的。
券商薪酬TOP10還包括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人均薪酬分別為58.35萬元、54.01萬元、52.62萬元,同比減少2.73%、2.29%以及同比增長了11.42%。值得關注的是,光大證券連續兩年人均薪酬有所上漲,在2022年券商薪酬普降的情況下,該公司人均薪酬同比微增0.52%。
中泰證券、國海證券、東方財富逆勢漲薪?
從降薪幅度來看,2023年降薪幅度前十名依次為中原證券、華林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華安證券、中國銀河、東興證券、國聯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降幅相較2022年有所收窄,均在兩成以下。
其中,中原證券、華林證券、中金公司降超10%;國泰君安、華安證券、中國銀河、東興證券降超5%;國聯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降超2%。
從下降金額來看,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原證券人均薪酬分別下降8.92萬元、6.71萬元、5.1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不少降薪券商均為兩年連降。其中,中金公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的降薪幅度超過20萬元,中原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華泰證券的降薪幅度超過15萬元。
廣發證券降薪幅度尤為明顯,2022年降薪近3成后,去年又微降2.73個百分點。兩年來,員工薪酬累計下降了近25萬元。針對降薪問題,廣發證券曾回應,表示將優化薪酬制度,形成正向激勵,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薪酬預算,以平衡不同職位和崗位的薪酬收入。
歸咎原因,除去降薪潮的影響外,廣發證券業績下滑也是重要因素,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連續兩年雙降。2023年,廣發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下降7.29%,凈利潤69.78億元,同比下降12%。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的降幅分別為26.62%和26.19%。
招商證券2022年降薪32.92%,去年微降1.77%,兩年累計降薪超過23萬元。國信證券過去兩年的人均降薪也超過20萬元,其中,2023年薪酬微增0.27%,但2022年的降薪幅度達到了33.86%。
中原證券連續兩年都有超過兩位數降幅,2022年降薪21.9%之后,2023年又下降13.2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券商行業的薪資差距正在逐漸縮小。2021年,券商最高與最低薪資差距為72萬元,而到了2023年,這一差距已經縮減至53萬元。這也表明券商行業正在朝著更加均衡的薪資體系發展。
多家券商薪資縮水同時,14家券商2023年人均薪酬相較上一年有所上升,以中小券商居多。其中,中泰證券、國海證券、東方財富、西南證券等漲幅均超過15%。深究背后原因,系年報計算口徑變化、員工人數減少等所致。
在薪酬增長的券商中,中泰證券漲幅最高,人均薪酬從2022年的42.66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62.83萬元,漲幅達到47.29%。中泰證券表示,職工薪酬增加主要系本期合并旗下機構所致,報告期公司將旗下機構應付職工薪酬余額納入合并報表。
國海證券人均薪酬也從2022年的37.37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44.83萬元。該司人均薪酬上漲,或與公司員工人數減少有關,公司2023年領取薪酬員工總人數較上年減少274人,下滑8.05%。
不過,并非所有漲薪的券商都依賴于這類特殊因素。東方財富2023年人均薪酬為41.1萬元,相較2022年增加5.71萬元,是少數連續兩年人均薪酬上升的券商。
東方財富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結合實際情況搭建了市場化的員工薪酬體系,使薪酬水平兼具外部競爭性與內部公平性;且薪酬分配向高業績產出、高績效人員傾斜,以實現對人才的吸引、激勵與保留。
此外,藍鯨新聞關注到,東方財富實行新一輪股權激勵制度,2023年共計發放4000萬股股份,用以股權激勵。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