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早報|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深啟動;深中通道實現5G信號全
一、政策動態
2024年廣東省應用場景機會清單發布
廣州全域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5月15日起施行
為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廣州將全域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廣州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正式印發,自2024年5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通告》適用于廣州市行政區域范圍,選擇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高污染燃料目錄》中第Ⅲ類燃料組合作為禁燃區內高污染燃料管理類別,包括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頁巖、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非專用鍋爐或未配置高效除塵設施的專用鍋爐燃用的生物質成型燃料。
二、區域經濟
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 同比增長12%
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1.31萬億元,增長9%;進口7311.4億元,增長17.6%。據悉,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總值為1.95萬億元,增長11.7%,占廣東外貿總值的95.7%。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張柯介紹,廣東外貿延續去年底以來的回穩向好勢頭,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深中通道實現5G信號全覆蓋
4月16日11時30分,隨著設在深中通道東、西人工島上的大屏幕顯示視頻實時連線,深中通道全線5G通信網絡通過驗收,正式實現“網聯通”。目前,深中通道正朝著6月具備通車條件的目標全力沖刺,正開展機電、交安、路面、房建等工程施工及島上綠化施工。
深港新通道人氣正旺 蓮塘口岸出入境客流破2000萬人次
記者16日獲悉,蓮塘口岸自2023年2月6日啟用旅檢以來,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已突破2000萬人次,出入境小車35萬輛次,貨車153萬輛次。據悉,蓮塘/香園圍口岸是深圳香港間最新建成的客貨運綜合陸路口岸,自2023年全面開通以來,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已經成為深港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據蓮塘邊檢站介紹,該站查驗出入境人員滿1000萬人次歷時276天,查驗第二個1000萬人次歷時僅160天。(深圳特區報)
“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進出口貨值突破38億元
4月16日,在2024年一季度廣東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黃埔海關副關長鐘聲表示,自去年4月18日正式運行以來,截至4月14日,“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進出口貨值突破38億元,總貨運量超過4300噸,已有359家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商品種類擴展到447種,企業物流時間和通關綜合成本節省約30%。
三、產業發展
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深啟動
4月16日,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啟動儀式在深圳南山舉行。該創新中心由香港中文大學及其下設的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牽頭,依托深圳國創具身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組建。創新中心旨在匯聚廣東省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學術、研究及產業資源,構建產業服務平臺,推動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促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在醫療健康、人才教育、城市管理、特種工業等領域的持續創新。(南方財經)
深圳AI相關企業數量達1646家 去年核心產業規模387億元
4月16日,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深圳市易行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編寫的《2024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據統計,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為387億元,同比增長12.1%;人工智能發明專利申請量達6080件,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達到1646家,位居全國第三。
四、金融發展
佛山南海出臺轉貸資金新政:最高融資額度5000萬元,首次面向自然人提供服務
近日,《佛山市南海區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發布。相比上一版,這一版的扶持對象增加個體工商戶及其經營者、中小微企業主,是轉貸資金設立以來首次面向自然人提供服務。《細則》還加大扶持力度,將單筆資金使用額度上限由2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據統計,自2015年至2024年3月,南海區轉貸資金累計為近2700家企業提供轉貸服務,助力企業完成銀行轉貸1008.13億元,完成轉貸10081筆。(南方財經)
五、港澳動態
今年首季訪港旅客約1123萬人次 按年增加1.5倍
香港旅游發展局16日公布,3月初步訪港旅客為約3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近4成。今年首季(1至3月)共錄得1123萬人次旅客訪港,按年(對比2023年1月至3月)增加1.5倍;而相比2023年第四季(2023年10月至12月)亦錄得5%升幅。(央視新聞)
李家超:“五一”假期香港將推多項活動吸引旅客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表示,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針對內地“五一”假期已召開統籌會議積極部署,他很高興了解到香港旅游業界也已籌備了多樣化的活動,包括維港煙火匯演等,以期吸引旅客訪港。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