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如何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代表委員來支招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1月26日訊(四川新傳媒集團省兩會特別報道組記者 許雨珂 何佳欣 夏婉琳 攝影報道)今年四川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培育“天府糧倉”省級公用品牌和精品品牌,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接下來,該如何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代表委員們紛紛來支招!
“此次兩會,我最關心的是糧食生產,去年是四川省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第一年,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均建議,四川要加大標準農田建設力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在此基礎上,增加農業科學研究投入。在人多地少的現狀下,努力提高單產,重點是突破性抗逆品種的培育,并加快成果轉化。此外,要加強技術推廣應用,解決技術從試驗田到土地的“最后一公里”。馬均建議,要構建完善農業服務推廣體系,把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到田間地頭。同時,增加農民的種糧補貼,提高他們的種糧積極性。
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長蔣開鋒表示,自己對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保證耕地面積上的舉措、科技助力“天府糧倉”建設,以及農產品深加工上,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我們將在研發優質高產品種、提高農產品加工方面這兩個方向發力。”蔣開鋒說道。
四川省人大代表、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華雄告訴記者,水利是農業的“命根”,水利短板已成為川南、川中區域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建設最短的一塊。“為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我建議要加大對川南、川中區域水利設施建設和維護的力度。”
四川省人大代表、南充市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主任劉莉莎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當前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土地調形時,機械操作不當易破壞土壤耕層;以燃油機為動力的小型農機存在笨重、重心高、維護維修繁瑣、抖動強等問題。今年兩會,她提出的建議重點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耕地質量提升、以工代賑促就業、加快小型農機電氣化的研發等領域。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