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位市人大代表講述履職故事:“百姓心聲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來源標題:四位市人大代表講述履職故事:“百姓心聲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21日晚,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組織“履職新時代”集體采訪,四位市人大代表講述履職故事,分享履職感受。
劉穎代表:把村民的事當自己的事
通州區潞城鎮東堡村黨支部書記劉穎是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在履職過程中,她時刻關注著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與農村息息相關的領域和問題。
為了暢通和選民的溝通渠道,她在村內建立了人大代表聯絡站。“一般在每個月1 號,我會和選民代言人見面。”劉穎稱,這些從村民中選出來的代言人,會把每個月收集上來的意見和建議匯總到她這里,她再通過座談的方式把意見和建議進行細化分類,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
在履職過程中,劉穎堅持把村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積極傳遞基層心聲。她關注到東堡村附近缺乏基礎醫療機構,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就醫不便,便呼吁在村內建立衛生服務站,為百姓提供便利的基礎醫療服務;她還把村民改善居住生活條件、共享城市副中心發展成果的心聲傳遞到了會場,呼吁實施棚改項目,推進城鄉融合。
“通過這些工作,我更加明確,選民的心聲和意愿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劉穎表示,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
李遠方代表: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我是一名連任三屆的老代表,今年是我擔任人大代表的第12個年頭。”市人大代表、中國商報社總編室主任李遠方說,在一年年的歷練中,她從最初的青澀、忐忑,到如今的鎮定、從容,履職能力不斷提升。
李遠方認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必須要密切聯系群眾,反映群眾訴求。“作為一名老代表,我充分體會到,要想真正履行好代表職責,一定要多調研,多實地走訪,真正了解民心民意。”這些年,李遠方通過在代表“家站”與選區居民當面溝通,以電話、郵件等多種形式聽取居民意見,陸續反映了老年人出行難、二環路噪音擾民、公交車站點設置不合理、平房區公共衛生間亟需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問題,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反映民生訴求。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引發的消費糾紛,是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去年,李遠方參加了《北京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通過多次走訪調研,監督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履責,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促進了行業有序發展。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李遠方說,今后她將繼續以此為標準,盡心盡力履行好代表職責,為群眾解決好“急難愁盼”問題。
邱添代表:做好安全工作重在末梢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而做好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在基層、在末梢,在離百姓最近的‘最后一米’。”市人大代表、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一處處長邱添,結合去年朝陽區消防工作亮點介紹了自己的履職情況。
“在人大代表‘家站’、基層立法點組織的多次調研活動中,我們發現,社區工作者、居民都十分關注小區的消防安全工作。”邱添介紹,去年,為彌補社區自防自救力量短板,搶抓滅火救人的“黃金時間”,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市首創了“派駐社區消防專員”機制。“我們派出了130名消防專員,入駐305個消防安全基礎薄弱、居民火災事故高發的社區。他們24小時吃住在社區、工作在社區。”
邱添說,基層消防工作是最難的。社區消防專員會組織社區微型消防站第一時間趕赴滅火救援現場進行前期處置,會配合街鄉、社區排除樓內、家庭的火災隱患,還會入戶和居民進行面對面的消防宣傳。
“我們把最專業的消防員派駐到社區,助力基層安全工作,力爭成為社區火災預防的前線哨兵、災情處置的流動力量和消防宣傳的固定平臺。”邱添說。
劉建華代表: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來自醫療衛生單位的人大代表,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劉建華表示,她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同時傾聽群眾心聲,把“初心”和“使命”貫穿到履職盡責的每個環節。
劉建華說,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患兒的身體健康關系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因此,她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上,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厚植責任擔當,踐行醫者初心,只為給患兒最大的保護。
兒科工作任務重,高峰時段就診量大。為了給患兒和家長更好的就診體驗,去年,在區衛健委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領導下,順義婦兒醫院優化應急預案,有效統籌兒科及相關科室醫療資源,合理調配醫護人員力量,通過優化改善就診流程、縮短等候時間,成立夜間“特需門診”,根據現場等待人數動態調整號源等一系列舉措,切實保障群眾就醫需求,有效提升了兒童患者的就醫體驗。
劉建華表示,在今后的履職工作中,她將繼續立足本職工作,處處為患者著想,堅持為民解憂,增強群眾就醫的體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