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費規模超1280億元 戶外運動"大鄂"正長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馬明玉 通訊員 李寧
從1月17日召開的第三屆湖北(襄陽)體育產業大會獲悉,湖北省體育局體育產業及體育消費統計監測平臺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86平方米,同比增長15.3%,增幅中部第一;預計當年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1930億元,增加值達7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以上;在強力的硬件支撐下,大眾體育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當年全省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1280億元。
“目前,蓬勃發展的戶外運動產業已成中國體育產業最大的增長點,其產值高速增長,形態日益豐富。這個歷史機遇,湖北不能錯過。”省體育局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與全省各地區多部門一起共同發力,多措并舉,創新體育消費場景,完善產業發展平臺,為擴內需、促消費、穩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新場景――
因地制宜,拓展家門口的體育空間
“好玩、有趣、刺激!今天的場地因剛下完雨,賽車道路比較泥濘,玩出了不一樣的感覺。相信會有更多越野愛好者到魚梁洲來一試身手。”2023年12月16日,在魚梁洲中央生態公園參加汽車越野邀請賽后,車手李琦興奮不已。
作為襄陽的城市綠心,魚梁洲一洲兩島、三水環繞、四城望洲,其多樣性的地理環境是休閑度假和運動健身的勝地。F1世界摩托艇大賽、“襄十隨神”漢江鐵人三項賽、10公里路跑賽等一系列精品賽事活動的成功舉辦,讓這座體育生態島火爆出圈。2023年,魚梁洲各景點累計接待市民游客超550萬人次,同比增長12.24%。
“在家門口就能在步道上健身,這是實實在在的福利。”市民陳明每天早晚都要來十堰城區4.3公里長的山體健康步道鍛煉。
自2023年10月18日步道一期開放以來,每個周末都有超過15萬人來此休閑健身。十堰未來計劃用長達百里的健康步道串聯起中心城區191座山體,進一步拓展市民“近山、賞山、樂山”的綠色休閑健身空間。
2023年12月7日,位于武漢市洪山區和平街的好燃時刻智慧體育公園開園,與公園一墻之隔的市民劉林笑著說:“只要下樓走出小區,就可以打籃球、網球,潮玩館里還能射擊、打保齡球,實在太方便了。”
總面積12.3萬平方米的園區內,設有籃球、羽毛球、網球、游泳、足球和潮玩運動六大場館。此外,這里還提供學習培訓、運動康復、健康體測甚至住宿服務,極限運動、親子樂園等休閑設施也一應俱全,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娛樂健身需求。
“因地制宜、自然運動、和諧共生,體育公園破解了市民健身去哪兒的難題,打造出全新的體育消費場景,也將培育出更龐大的消費群體。”省體育局副局長丁亞琳表示。
新業態――
趁勢而上,三大戶外運動錨定目標
藍天白云下,孩子們縱馬馳騁,家人在草坪上搭好帳篷,聽音樂曬太陽。每到周末,聞名國內外的武漢市東方馬城,已成為百姓享受騎馬、露營樂趣的好去處。
湖北賽馬文化底蘊深厚,2017年全省僅有四五家馬術俱樂部,2022年已發展到23家,其中武漢有17家。省十六運會首次納入馬術項目,湖北馬運動翻開新的一頁。
武漢騎典馬術俱樂部負責人胡陳杰介紹,馬術培訓課三五百元一堂,市民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襄陽、鄂州等地的馬術俱樂部,大多建在郊縣,嵌入鄉村旅游,極大地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感。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星驍馬術基地負責人常春海介紹,俱樂部正在開發團建、露營、馬術攝影等文旅體融合項目,做大“體育+”蛋糕。
“湖北有山水資源優勢,抓住戶外運動井噴良機,找準突破口就能趁勢而上。”省體育局負責人介紹,2023年,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廳聯手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我省戶外運動產業的實施意見》,推出馬運動、冰雪、釣魚產業發展(2024―2026)三年行動計劃。
馬運動――2026年將馬術俱樂部擴充至40家,健全湖北馬運動賽事體系,建成賽事、人才、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集聚區;
冰雪――到2026年,建成滑雪場(館)25個、滑冰館30個以上,參與人數1000萬人次,培育2到3家龍頭企業、10家示范企業、20個示范項目,冰雪產業總規模達260億元;
釣魚――力爭建成5到10個能承接省級及以上賽事的專業釣場,培育10個以上產業基地,每年舉辦15場省級及以上賽事,產業總規模達140億元。
新模式――
賽事拉動,優化體育產業鏈
“真沒想到,比賽時連旁邊的樓頂上都有人看球!”時間過去兩個多月,一位隊員仍對“村BA”回味無窮。
2023年,湖北賽事活動的全面復蘇掀起體育消費新浪潮。以“村BA”為代表,我省舉辦112場省級以上群眾賽事活動,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群體傾斜,有效帶動鄉村旅游、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相關消費。各地交流辦賽,實現文體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了農業和體育賽事的跨界融合,讓鄉村振興迸發出新活力。
基于體育消費形成體育旅游、體育健康、數字體育等各類融合性消費,創造更多可能性,一項賽事所帶動的關聯消費甚至是體育消費的數百倍。2023年,武漢、襄陽、宜昌等13個市州共舉辦28場馬拉松賽事,超30萬人參加,綜合經濟效益超60億元。
堅決不讓“潑天富貴”變成“手中沙”,襄陽產業大會上,省體育局聯手多家職能部門,出臺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的體育產業政策舉措,通過打造體育產業統計監測平臺、搭建惠企助企服務平臺,優化產業人才培育平臺,升級招商推介平臺,推動多平臺融通發力,潛心培育產業動能,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體育+”,煥新業態發展場景,目標是將我省打造成全國戶外運動重要目的地和中部戶外運動引領區。
湖北體育正搶抓戶外運動發展良機,做活“水文章”,念好“山字經”,加強政策引領,激活消費新動能,促進經濟新發展。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