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創新水平居全國第七 為近五年來最高位次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通訊員朱勇進、劉波、實習生羅之南)1月16日,2024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湖北創新驅動發展區域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居全國第7位,為近五年來最高位次,創新驅動成為現代化湖北建設的鮮明底色和強力引擎,湖北科技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2023年,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勢見效。武漢國際創新排名不斷提升,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3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中的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3、全國第5;在《自然》雜志“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的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0、全國第5。國家實驗室科研總部啟動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獲批18家,精密重力測量設施完成項目驗收,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脈沖強磁場優化提升項目開工建設,科學社區、科學論壇等十大亮點項目全面啟動,東湖科學城已成為國內高能級創新平臺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2023年,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持續發力。升級打造“世界光谷”、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新賽道,打造技術主導的新型產業集群。黃石、咸寧等離岸科創園(中心)加快建設,“創新策源在科學城―孵化轉化在大走廊―產業聯動在都市圈”的協同創新格局加快形成,推進襄陽“一核三城”、宜昌科教城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打造都市圈區域創新共同體。深入構建縣域創新體系,咸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枝江、赤壁、谷城、潛江獲批國家創新型縣(市),江夏區、宜城市、秭歸縣等12個省級創新型縣(市)啟動建設,全域創新格局加快構建。
2023年,湖北獲批6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新增數量全國第1,總量居全國第3。全省科創企業群體加速壯大,通過啟動實施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計劃、開展服務高新技術企業“春曉行動”、科技企業孵化“沃壤行動”等,2023年全省培育科創“新物種”企業1054家,光庭信息、天源環保等7家科創“新物種”企業成功上市。新獲批9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達到84家,位列全國第5。新備案認定新型研發機構77家,總數達477家,數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會議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年。全省科技工作將以武漢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更大力度聚合創新資源、搶占創新賽道、激發創新活力,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通報了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重點指標數據完成情況,武漢市科技局、宜昌高新區、湖北大學、九峰山實驗室以及科技企業代表作大會交流發言。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