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耕地保護監督 讓“良田”回歸“糧田”
導讀:
“我們村已經完成4個問題圖斑地塊的整改復墾,也完成了43戶126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良田種糧,天經地義。”看著復墾前后的變化,四川省青川縣沙州鎮東山村支部書記丁學良說。
為了讓“良田”回歸“糧田”,四川省青川縣紀委監委在耕地“非糧化”“非農化”整治專項監督中,充分利用“紀巡聯動+室組地聯動”聯合辦案優勢,會同青川縣自然資源局采用耕地分布圖與衛星遙感影像相疊加的方式,找出問題疑點圖斑,組織專業人員對相關地塊現場勘查,最終反饋問題,嚴格整改。
自查自糾、監督檢查、案件查辦……青川縣持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地整治、亂占耕地建房、苗木占用耕地等方面的專項治理,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嚴查干部推進整治耕地撂荒工作不力,對耕地保護實行“日調度、周通報、月點評”。2023年已現場核實問題線索15條,黨紀政務處分8人,恢復耕地7800余畝。
截至目前,青川縣紀委監委已督促相關部門建成高標準農田1.5萬余畝;督促農業農村部門對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屬地提升5500余畝耕地地力水平;督促落實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地力保護補貼等涉農惠農政策;安排專人指導農戶科學選擇復耕復種作物和生產技術,提高耕地產出率。去年以來,青川縣已累計完成撂荒地治理7000余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達45.9萬畝。(本報記者蕭永航)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