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山區老人穩穩的幸福 麗水推出“流動十助”服務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記者 黃彥 通訊員 劉杰偉 朱敏 葉承慧)松陽縣玉巖鎮排居口村沙丘自然村村民何光福,近日一大早就等到了定點來村問診的巡回醫療車。在完成常規檢查后,何光福還順帶配了一些降血壓的藥。針對山區老年人“看病難”“用藥難”,麗水集成全市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山區農村巡回醫療服務機制。據麗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巡回送醫送藥服務2.4萬村次,服務惠及70多萬人次。
麗水山區群眾居住分散,出行不便。特別是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農村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突出。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麗水堅持黨員干部“開門搞教育”與人民群眾“開門見成果”相結合,聚焦山區老人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創新“服務跟著老人走”模式,開展“流動服務進鄉村、萬件實事惠民生”活動,在助餐、助醫、助行、助急、助浴、助潔、助銷、助購、助學、助樂等十方面系統打造“流動十助”服務體系,打通服務山區群眾“最后一公里”。
每天上午10時許,遂昌縣石練鎮宏象村的送餐員顧衛平都會準時從村黨群服務中心出發,確保11時前把熱騰騰的飯菜送到當地70位老人家手中。“菜品都是新鮮的,到點就能吃上。像我們80歲以上的老人,一葷兩素只要1塊錢,健康又便宜。”當地81歲的老人季火珠一個勁地夸流動愛心餐車好。對于蓮都區雅溪鎮岱后村的76歲老人朱垂新來說,做飯一直是個大難題,但自從有了“愛心助餐”后,他就再也不用為吃飯問題擔心了。
如今,一輛輛流動愛心餐車行駛在山川田野,“一頓熱乎飯”解決了老人的吃飯難題;一輛輛巡回醫療車駛入大山深處,一次次貼心診療為老人的健康保駕護航。不僅如此,在推動山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化老年人服務上,麗水還有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山區物流不便、農產品沒有銷路,怎么辦?麗水市供銷社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開通流動致富車,為小農戶提供上門服務,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賣出自家產的土特產。一大早,縉云縣新建鎮魚川村的楊森漢便忙著打包地里豐收的生姜,等著流動供銷致富車上門收購。最終,這次生姜賣了3729元,楊森漢很開心。麗水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已開通232輛流動供銷致富車,為1260個山區村的群眾提供代購代銷服務39.25萬件次,銷售農產品超2.89億元。
近日,云和縣“云善”暖心團服務聯隊再次來到元和街道云岸村的云壇自然村,為村民們送去理發、義診、修腳等志愿服務。“今天我們玩了游戲,吃了水餃,熱鬧得像過節一樣。”99歲的老人王盛連連夸獎。一年來,這一幕常常出現在云和的偏遠山村,志愿者們每天奔走在大山里,開展公益服務活動,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提供上門服務。云和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暖心團已服務全縣139個偏遠自然村2.8萬人次。
“‘流動十助’服務體系涉及部門多,我們通過黨建聯建來牽引,實現各部門的資源整合和服務聯動。”麗水市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林梅遠介紹,目前麗水探索通過黨建聯建形成常態化的聯席會議機制,推動各部門實現車輛資源、服務線路等方面的互補共享,同時充分發揮鄉村兩級基層黨組織作用,抓好群眾需求的動態排摸和服務內容的有效承接,確保服務高效匹配、精準送達。
“流動十助”將暖心服務送至22萬名山區老人的心坎里。2022年6月,麗水成功入選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試點,成為全省僅有的3個試點城市之一。“‘流動助老’模式在促進山區養老體系完善和提升服務水平上成效初顯。”麗水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全市還將進一步探索山區“流動助老”長效機制,補齊服務短板,打造高質量山區“流動十助”服務“金名片”。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