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2025年江西水土保持率達86.57%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舒海軍)12月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省水利廳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近期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持續提升,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省水土保持率達到86.57%。
水土資源是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近年來,全省水土保持改革發展步入快車道,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實現持續“雙降”,水土保持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例如,贛州采取“崩崗+生態修復、農林開發、文旅融合”模式,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崩崗綜合治理。近兩年共治理崩崗近2000座,新增造地4000余畝。
為依法強化人為水土流失監管,我省將出臺有關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具體規定,預防和治理生產建設項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方案提出,要結合江西“三區三線”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及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區域范圍,分類分區采取差別化的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治理措施。此外,還將依托江西省電子政務共享數據統一交換平臺,推進人為水土流失監管信息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違法線索互聯,運用多種手段嚴肅查處水土保持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
為發揮信用監管在水土保持全流程監管中的作用,方案明確將全面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以生產建設單位和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設計等參建單位及從業人員、咨詢專家為重點,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信用監管“重點關注名單”和“黑名單”制度,相關信息將實時報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動實施聯合懲戒。
在提升水土流失系統治理能力方面,我省將以“小流域+”為主要模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和系統治理;推廣“以獎代補”政策,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同時,依托各類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省水利科技項目等,加強水土保持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促進先進水土保持技術的轉化和應用。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