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興滇開新局 云南新起點上推進現代化建設觀察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經過新時代十年奮力趕超,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經濟總量全國排名從第24位提升到第18位,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云南對標現代化“兩步走”戰略安排,實施3年上臺階、8年大發展、15年大跨越的“3815戰略”,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深入實施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推進現代化建設開啟新篇章。
強筋骨 “三大經濟”跑出加速度
初冬時節,昭通市大關縣竹林郁郁蔥蔥,竹筍加工廠一派繁忙。
有著竹資源628萬畝的昭通市,今年竹產業綜合產值已突破100億元,惠及農戶53萬戶。從竹筍、竹材、竹編到竹海旅游,蒼翠竹海帶富了一方百姓,成為當地人的“幸福不動產”。
一根翠竹,是云南發展資源經濟的一個縮影。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發揮比較優勢來實現?!痹颇鲜∥瘯浲鯇幈硎荆霸颇蠀^位優勢突出,資源稟賦獨特,豐富的綠色能源、礦產資源、高原特色農業資源、文旅資源、生物資源,是加快發展、實現后來居上的最大本錢?!?/p>
立足資源稟賦,云南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壯大資源經濟――資源豐富是云南建設產業強省的堅實支撐。發揮氣候立體、產品多元優勢,云南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推動云花、云茶、云果等產品更好走向世界。發揮清潔能源優勢,云南推進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綠色鋁谷”“光伏之都”和新能源電池基地。發揮旅游資源優勢,云南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旅游熱度保持高位運行。
發展口岸經濟――邊境口岸是云南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云南制定實施口岸建設三年行動,在全國率先啟動智慧口岸建設,完善口岸配套設施,提升查驗保障能力,整體通關效率保持全國領先。云南省商務廳廳長李晨陽介紹,今年以來,云南口岸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磨憨公路口岸平均日通關量由360輛增長到900輛以上,河口公路口岸通行時間由30分鐘縮減到10分鐘。
振興園區經濟――產業園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云南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園區聚集,開展園區規模和質量提升行動,增強園區吸引力和承載力,促進15個國家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的特色優勢園區。2022年,全省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4%。
“三大經濟”加持下,云南產業強省建設扎實推進,大抓產業、主攻工業成效顯著。云南省統計局介紹,產業投資成為云南投資增長的主引擎,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蓄積新動能。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3.9%,占全部投資比重近半。
改作風 “效能革命”提振精氣神
“從洽談到項目簽約僅用28天,建成廠房只用了4個月。”談起公司為何入駐水富經濟技術開發區,云南盈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超亞為當地的營商環境豎起大拇指。
水富市采取“一把手”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等措施,引入一批企業,將過去的荒坡變成了投資的熱土。
“沒有好的工作作風,就跑不好新時代的接力賽。跑不出加速度,就闖不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王寧表示,在全省來一場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這既是加強作風建設、改善營商環境、鍛造過硬隊伍的重要抓手,也是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
心中無數、空喊口號、不推不動、不下基層、思想保守、急功近利、中層梗阻、找借口……云南列出干部作風中值得警惕的10種現象,在全省干部隊伍引起強烈反響。
既把脈,也開方,云南“兩場革命”成效明顯。
倡導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去年以來,云南每季度舉行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有省領導講話,有州市匯報,有省級部門發言,通常全程不到1小時。
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項目工作法即實行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每項工作都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員、完成時限等。一線工作法即鼓勵干部到項目建設一線、招商引資一線、鄉村振興一線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典型引路法即不斷總結發現典型,組織現場會、觀摩會等讓參會者學習借鑒。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云南省發改委牽頭建立重大項目協調機制,開展土地、環評等要素保障攻堅行動,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持續推進省內通辦、“最多跑一次”等服務,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以內,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7%。
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廣大干部不斷增強“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形成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云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辦公廳主任徐暢江說,領導干部帶頭作用更加明顯。今年上半年,16個州市黨政“一把手”累計外出招商111次、簽約項目126個,在一線辦公508次、解決問題1073個。
惠民生 “提標擴面”增進幸福感
因為自身腿部殘疾、兒子患尿毒癥,鎮雄縣羅坎鎮大廟村脫貧戶楊曉元家被納入防返貧監測對象。政府給他家發放了1萬元臨時救助金,將他家5人納入農村低保,為他兒子安排了公益性崗位。
“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幫了我們家大忙。”68歲的楊曉元老人感慨,有了好政策,自己也要多努力。如今,他家兒媳婦在浙江務工,每月收入5000多元,他和老伴在村里的白茶基地務工,每年也有一萬元左右的收入,消除了返貧風險。
地處烏蒙山區腹地的鎮雄縣有56萬脫貧人口,是我國脫貧人口最多的縣。脫貧之后,當地采取加強監測幫扶和兜底保障、發展特色產業、轉移就業和鼓勵創業等措施,幫助脫貧群眾穩步增收。
來自云南省鄉村振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4147元,同比增長15.9%。截至今年10月7日,全省累計識別監測對象25.75萬戶91.86萬人,穩定消除風險16.82萬戶63.59萬人,風險消除率69.2%,其余均已落實幫扶措施。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云南堅持將人民幸福安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加快補齊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讓各族人民生活更富裕、更幸福。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上半年,云南城鎮新增就業33.36萬人,同比穩中有增;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72.86萬人,其中省外務工人員首次超過400萬人,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特色產業促農增收。最近,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鎮田壩村堅果迎來豐收,讓村民們喜笑顏開。村黨總支書記王東權介紹,今年村里堅果產量6000噸以上,產值超過5000萬元,“我們通過‘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700多戶農戶增收?!?/p>
民生保障提標擴面。截至去年底,云南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286.6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559.76萬人,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今年,云南探索實施“新生兒出生即參?!钡尼t保政策,全省已開通3000多個基層網廳可辦理業務。
在民生福祉改善中,云嶺各族兒女樂享新生活。(記者 李銀 伍曉陽 林碧鋒)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