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林州:做強村級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農家院內木梭飛舞,巧女織出好單品;高效農田里荷葉連連,蓮藕蓮蓬惹人愛;苗圃基地上大葉女貞、雪松、紅楓樹苗茁壯成長……
漫步在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陵陽鎮張官營村,每條大街小巷都干凈整潔,不論道路兩旁的綠植還是農戶門前的時蔬,都讓人心曠神怡。
張官營村又名“吊車村”,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村擁有吊車、鉤機等工程車的家庭達70戶,村里男勞力幾乎都在經營工程車,留守婦女兒童較多。“如今,村里的男人外出經營工程車,女人在家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打零工。大家錢包鼓了,心情好了,日子越過越幸福。”張官營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志偉笑著說道。
在張官營村的微型織布廠,幾名婦女正端坐在織布機旁,左手持梭,右手推板,雙腳一上一下,“哐當哐當”的織布聲響起,一幅充滿鄉土氣息的農村織布圖呈現在眼前。
“村里開辦的織布廠,不僅傳承了老一輩的手藝,還讓我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張官營村的織女李瑞香高興地說。
張官營村經過多方考察,于今年7月投資兩萬余元購置7臺織布機和5臺配套機,建起了“手工織布坊”。“手工織布都是100%純棉制作,保留了棉質的原始特性,吸濕、保暖、柔軟舒適、透氣性好,使用時與身體皮膚的接觸很自然很舒服。”張官營村婦聯主席王江平拿著織好的床單說道。
產業興則鄉村興。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張官營村“兩委”干部主動謀劃,靠前指揮,依托村居地理位置優勢和區位優勢,制定了以“三大產業”為支撐,形成“產業+美麗鄉村”強大合力的集體經濟產業規劃。“我們成立了村級合作社發展苗圃經濟,先后流轉土地150余畝,栽植紅楓、五角楓、雪松、大葉女貞等經濟苗木兩萬余棵,年收入約10萬元。目前,村合作社已與匯通公司下屬怡景園林公司進行綁定,形成規模性經營。”張志偉介紹。
利用地處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張官營村大力發展租賃經濟,共流轉村級土地180余畝,每年可增收23.5萬元。此外,依托陵陽鎮洹河公園二期水系工程,張官營村還打造了村東280余畝的高效農田示范園。該示范園涵蓋180余畝水果采摘園和100余畝生態農田,水果采摘園內種植了李子、蘋果、桃等多種果樹5000余棵,生態農田已種植蓮藕,下一步還將投放泥鰍等,這不僅富了口袋,還美了生態。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林州市堅持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創新推動、因地制宜,以鄉村振興為抓手,緊扣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關鍵要素,在資源整合上下功夫,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從“輸血”到“造血”的提檔升級,并乘勢而上進行多元化、特色化發展轉變,走出了一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鄉村振興之路。(石亞霏)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