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4369個項目被納入醫保
近日,省醫療保障局發布新版《江西省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項目支付管理目錄(2023年)》(以下簡稱《目錄》),于12月1日零時起正式執行。為了讓廣大參保人員更好地了解此次《目錄》調整的有關政策,日前,省醫療保障局就此進行了權威解讀。
提質擴面,4369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
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助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后顧之憂,讓廣大參保人員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醫保改革實惠,新版《目錄》通過提質擴面,共將4369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我省醫保支付范圍,其中甲類3009項,乙類1360項。支持全省定點醫療機構將質量安全可靠、臨床價值高、參保群眾急需等反映醫療技術水平更新進步的醫療服務項目按程序申報納入我省醫保支付范圍,實行動態受理、動態評審。將192個新增申報醫療服務項目動態評審納入了醫保支付范圍。
同時,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已將我省7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幫扶的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經科、腫瘤科、中醫科等10個臨床科室涉及的1652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我省醫保支付范圍,其中甲類996項,乙類656項。另外,優化醫療服務項目支付類別。為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我省今年對贛州和在昌省直醫療機構調價的155個手術類項目、84個治療類項目和23個中醫類項目,由乙類支付調整為甲類支付。
動態調整,確保群眾“看病錢”運行安全
醫保基金是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那么,新版《目錄》“提質擴面”后,是否影響醫保基金安全?
對此,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版《目錄》在調整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功能定位。醫保醫療服務項目的準入、調整、退出,始終堅持對參保群眾看病就醫急需的醫療服務項目“應納盡納”,對一些非臨床診療必需、效果不確定的醫療服務項目,以及屬于特需的醫療服務項目,如各種美容、非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減肥、增胖、增高、健康體檢等,我省醫保均不予支付。
同時,做好醫保基金支付管理風險預判。經科學測算,我省今年新增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療服務項目、支付類別由乙類調整為甲類醫療服務項目和部分價格調整同步協同醫保支付的醫療服務項目,預計醫保基金每年增加支出約9.64億元,屬于安全可控范圍。
另外,做到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和支付管理目錄政策銜接協同。針對部分已淘汰落后、參保群眾使用較少的醫療服務項目,經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管理按規定廢止后,同步調出我省醫保支付范圍。我省還將持續完善智能監控系統,采取措施促進定點醫療機構合理檢查、合理治療,不斷完善醫療服務項目費用審核辦法,嚴格醫療服務項目費用支付管理,將定點醫療機構執行使用情況納入定點服務協議管理和考核范圍。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洪懷峰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