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養犬管理難點在哪?如何推動管理精細化?專家解讀
近年來,養犬的人越來越多。然而,不文明養犬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公共問題也接踵而至。10月16日,四川崇州犬只傷人事件廣受關注,再次引發公眾對養犬管理問題的討論。城市養犬管理難點在哪?如何推動城市養犬管理更加精細化?記者就此采訪相關專家。
城市養犬管理難點在哪?
近年來,因違法違規養犬和不文明養犬行為產生的安全、衛生、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不僅加深了部分人群對養犬群體以及寵物犬的誤解與排斥,也讓非養犬群體和養犬群體間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給城市管理帶來不少隱患。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表面上因犬產生的矛盾,說到底還是人與人的矛盾,是管理的問題,因為所有的動物都不能為行為的后果負責。”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孫全輝指出,城市養犬管理的難點在于其涉及登記管理、疫病防控、市場交易、城市管理、收容領養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這些部門如果缺乏有效溝通和協作,就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只有所有的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犬只管理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睂O全輝強調,比如,加強犬只的登記和管理,對所有犬只實施芯片標記,方便犬只的監管以及對飼養者追責;普及犬只疫苗注射,消除狂犬病對人類生命健康的威脅;控制犬只的繁育和交易,從源頭上減少流浪犬的數量;加大責任養犬、文明養犬教育,緩解人犬沖突;推動犬只絕育和收容領養,減少犬只數量和流浪犬規模。此外,有條件的城市建議增加犬只戶外活動所需的空間和設施,這樣不僅有助于犬只的管理,也能促進社會和諧,提升犬只福利。
多地宣布加強養犬管理
目前,全國多地宣布將加強養犬管理,一些社區、小區物業也發布倡議書呼吁文明養犬。
鄭州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10月17日起開始嚴查未拴繩犬只,看到沒有拴繩的狗直接抓走,確保維護市民安全。
四川省射洪市10月17日發布《射洪市公安局關于加強養犬管理的通告》,將實行全面的養犬登記和發證制度。城市地區的養犬人必須對其寵物進行登記并接受年檢。禁止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以降低潛在風險。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已經出臺養犬管理條例,如《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等,這些管理條例明確養犬必須辦證、遛犬必須牽繩、要給犬掛牌、要對犬接種狂犬病疫苗及個人禁養烈性犬等。
專家建議完善立法
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不斷發展,與犬只有關的問題不斷涌現,國內呼吁加強犬只管理的呼聲也越來越多。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陳瑋帶來一份關于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議案。伴侶動物特指犬和貓這兩類物種,她認為,無論是從防疫的角度,還是從保護與管理的角度,都亟待制定一部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專門立法,來解決圍繞伴侶動物發生的社會治理問題。
2021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指出“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胡小武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養寵物是公民的權利,但飼養寵物的前提應是按照規定飼養及約束。面對養犬所帶來的一系列矛盾、沖突,有必要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加強執法剛性,發揮懲戒警示作用。推動社會治理更加精細化,既保護養犬人的權益,也保護廣大公眾的權益?!?/p>
孫全輝指出,作為現代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在犬只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經驗和良好實踐可供借鑒。犬只是與人類接觸最密切的動物之一,雖然國內不少省市已經出臺犬只管理條例,但標準參差不齊,內容和要求也各異,影響了犬只管理的實際效果。在國家層面制定一部犬只管理的條例或法律,會提升全社會對犬只管理的重視程度,引導社會形成責任養犬的意識,也有助于明確相關部門在犬只管理中的分工和職責,提升犬只管理成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