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耕地灌溉面積占比達到93.6% 糧食自給有余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9月19日,水利部在泰州市姜堰區召開全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現場調度會。會上,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高圣明介紹了江蘇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做示范的相關舉措。
高圣明表示,江蘇以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具有江蘇特色的灌區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做示范。
錨定現代化目標,強化灌區高質量發展規劃引領。我省耕地灌溉面積占比達到93.6%,糧食豐產穩產、自給有余,為灌區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做示范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此,江蘇水利部門堅持在聚焦目標上示范引領,確定了“節水、生態、精管、智慧、幸福”現代化灌區目標,分別在姜堰、高郵、六合新禹河、睢寧沙集、海門常樂、亭湖鹽東等灌區先行示范,分片分類打造灌區現代化建設的江蘇樣板;堅持在水源保障上強網提能,規劃實施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三大調水系統能力提升工程,補齊特殊干旱年份灌溉用水缺口;堅持在整體提升上補短強弱,大中型灌區建設重點投向蘇北米糧倉地區,編制灌溉薄弱片區發展規劃,實施末梢補鏈工程,提高灌溉保證率。
聚焦重難點問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豐水地區、水網稻田,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動農業節水增效、管護精細高效是難題也是必答題。為此,在精準計量上,我省自流灌區以斗口為單元實現自動計量全覆蓋,提水灌區以電灌站為單位實現以電計水全覆蓋;在精準定價上,探索分區、分級、分種植種類核算水價,水利部門、行政村組、用水協會三方協商核定水價;在精準獎補上,根據土地流轉率較高的實際,以種植大戶為主,嚴控用水總量,實行浮動水價,對節水成效給予獎勵激勵,實現節水10%以上;在精細管護上,以流轉土地范圍為邊界,將田間工程管護責任和田間工程運行權利一并交給種植大戶,實現了田間工程管護和節水增效成本基本持平,骨干工程管護成本實行國有公司式運管補貼,為灌區科學化精細化運行管護提供了可靠保障。
著眼融合式發展,聚合資源要素綜合治理提升。為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灌區,我省水利部門推動縣一級整合各方資源,實現灌區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注重灌區與高標準農田融合發展,統籌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與高標準農田田間工程一體規劃、一體推進,大中型灌區內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達到75%。注重灌區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融合發展,聚合住建、水利、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資源,推動美麗灌區與美麗鄉村、生態灌區與生態河道、灌區道路與鄉村道路連片建設、整體提升。注重灌區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推廣運用“蘇灌通”農業用水管理信息系統、“用水早知道”服務平臺,通過雨情、水情、墑情監測實現精準配水,推動農業用水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
記者 吳瓊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