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運河開通新航線
江淮運河航線開通,改變了以前單一通過淮河水運繞道京杭大運河溝通長江的運輸線路,可節省航程200―600公里,大大縮短了皖豫兩省五市的時空距離
■記者 任俊錳 實習生 姜竣之
上個月,安徽省阜陽港、合肥港、蕪湖港與河南省周口港、淮濱港“五港聯動”,江淮運河9條集裝箱航線同日開航。
長三角區域內,千年運河京杭大運河名氣很大,作為新運河的江淮運河卻名氣不大。江淮運河是引江濟淮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后者是繼南水北調工程后中國最大的跨流域、跨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而江淮運河順利通航,標志著安徽省長江、淮河、江淮運河“兩橫一縱”主航道網實現聯通,結束了淮河中游與長江中下游水運不暢的歷史,由此形成與京杭運河平行的第二條南北水運大動脈。
江淮運河航線開通,改變了以前單一通過淮河水運繞道京杭大運河溝通長江的運輸線路,可節省航程200―600公里,大大縮短了皖豫兩省五市的時空距離。其中,阜陽―蕪湖航線航程由原來的820公里縮短為450公里,淮濱―蕪湖航線航程由850公里縮短為480公里,航行時間均由原來的6天縮短為4天;阜陽―合肥航線航程則由原來的965公里縮短為305公里,淮濱―合肥航線航程由原來的995公里縮短為335公里,均僅為此前的約1/3,航行時間也均由7天縮至3天。運輸時效提升的同時,港口腹地企業物流成本也有所降低,據測算,內河集裝箱運輸物流成本有望節約200―300元/標箱。
河南金山化工集團是一家聯堿化工企業,長期為安徽蕪湖一家光伏玻璃企業供應原材料,每月七八十船往返周口和蕪湖,運輸原材料14萬噸。該企業物流負責人楊濤說,以前公司運貨到蕪湖需經淮河進入洪澤湖,繞道京杭大運河進入長江,再沿長江溯流而上前往蕪湖,全程800多公里。現在經過江淮運河,距離減少370多公里,時間節省四五天,一年節約物流成本約1000萬元。
安徽省港航集團在航線運營初期計劃投入15條船運營9條航線,各航線按兩天一班開行,后續隨著貨量不斷增長,將適時開通天天班和一天多班。長三角區域研究專家表示,安徽雖沒有海港,近年來,安徽正謀求“向海而興、借船出海”,通過長江黃金水道,溝通長江和淮河的江淮運河以及連通蕪湖與上海的蕪申運河等,進一步放大長三角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全面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作為江淮運河上首個集裝箱碼頭,合肥派河港地處江淮聯運中心樞紐位置、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其設計建設8個2000噸級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390萬噸,其中集裝箱25萬標箱、件雜貨120萬噸、商品汽車滾裝10萬輛。今年,由上港集團長三角公司牽頭組建了上海港ICT合肥內河集裝箱中心,實現將船公司在上海的空箱服務延伸到合肥內陸集裝箱碼頭,合力打造江淮聯運中心。同時,隨著大眾(安徽)、蔚來、比亞迪等多家新能源車企落地合肥,派河港正申請鋰電運輸相關資質,滿足周邊激增的新能源整車及儲能設備運輸需求,打造全球知名“國際內河港”。
合肥的江淮聯運中心并非新概念,而是內陸省份安徽此前便已提出的參與共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舉措之一。2021年12月,安徽印發《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建設方案》,蕪湖馬鞍山兩個傳統工業港口城市提出共建江海聯運樞紐的目標;次年3月,安徽第二份江海聯運樞紐建設方案――《安慶江海聯運樞紐建設方案》印發。而此次江淮運河順利通航,無疑開辟了南北物流運輸新通道,放大了安徽沿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促進了長江經濟帶和中原經濟區交流。
江淮運河之外,長三角還有一條待建的新運河――浙贛運河值得期待。錢塘江上游常山江與江西信江直線距離僅30公里,打通浙贛運河將讓錢塘江“牽手”鄱陽湖,相比長江出海路線航程縮短近200公里,如選擇由寧波舟山港出海,航程將縮短約300公里,將為江西開辟第二條出海通道,也將進一步完善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層次體系和腹地縱深。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