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場館改造順利,“奧體”“天體”將更綠色低碳
4月11日下午,第十五屆全運會組委會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廣東省體育局局長崔劍介紹說,在廣東賽區承辦比賽的場館中,90%以上是利用現有場館進行維修改造,按照節儉辦賽的原則,充分利用了汕頭亞青會場館、近幾屆省運會場館等現有條件良好的場館,截至目前已明確承接十五運會競體項目場館78個。整個場館建設非常順利,整體進度也符合預期。

技術方面,目前公布了6項技術文件,從工程質量安全、體育工藝、無障礙環境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對場館改造建設相關要求進行明確。同時,因地制宜推動重點場館實施綠色低碳改造,如廣東奧體中心體育館將在改造中新增遮陽水平挑檐防曬,并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植入綠化藤蔓植物,形成綠色環廊,更加節能環保;再比如說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也進行了這方面的改造,將綜合運用建筑與設備提效減碳措施。改造后,有信心把天河體育館打造成近零碳大型體育場改造項目。
在賦能智慧場館建設方面,利用籌辦十五運會的機會,積極推動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運用,希望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這些方案在制定中,有一些在實施過程中。通過這些技術的運用,老場館煥發新活力,也可以提升參賽和觀賽體驗,并服務賽后運營和全民健身活動;深圳灣體育中心體育場等部分場館將部署“光儲超充、車網互動”一體化示范應用場景,希望打造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應用場景。
在體育場館再發展利用方面,一是通過功能升級,更好服務賽事,服務群眾全民健身活動;二是希望改造好后,有條件可以承擔或者吸引更多國際單項賽事,以及全國高水平的賽事,提高場館利用率;三是將增強場館“自我造血”功能,促進場館多元業態開發,使之更好地發展。
李強 盧軼 張由瓊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