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進博會簽約面積超24萬平方米,簽約企業超600家
再過210天,第七屆進博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大幕,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進博會上的新亮點。

眼下,新質生產力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在4月8日下午召開的第七屆進博會汽車、技術裝備展區宣介會上,進博局副局長吳政平表示,作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臺,6年來進博會致力于打造世界新品精品進入中國的首秀場,累計有1萬多家境外企業參展,發布2500多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為各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分享和合作,推動了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也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進博局副局長吳政平在宣介會上透露,已有超百家來自汽車及裝備制造業的企業簽約參展第七屆進博會。
“進博會是展示新質生產力的平臺,汽車和裝備制造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等產業,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吳政平介紹,進博會高度重視這些產業的展陳規劃,自第三屆進博會起,先后在汽車、技術裝備展區設置智慧出行、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專區。會飛的汽車、會打乒乓球的機器人、全球首款量產的3納米芯片……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理念優、產業前瞻性強的產品技術得以集中展示,加速了跨國企業最新創新成果進入中國市場,也為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引領和借鑒。
吳政平透露,第七屆進博會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全面鋪開、穩步推進,簽約面積已經超過24萬平方米,簽約企業的數量超過600家。其中,米其林、佛瑞亞、摩比斯、偉巴斯特、霍尼韋爾、西門子、三星、江森自控等超百家來自汽車及裝備制造業的企業已簽約參展,共同助力進博會越辦越好。
進博會展商代表、佛瑞亞亞洲區戰略與發展副總裁李京誠在宣介會上交流發言。
出席宣介會的江森自控亞太區市場部總監蔣薇告訴記者,即將連續七年參展的江森自控是“進博鐵粉”,自2018年以來,該公司從樓宇自動化、智能化高效節能的制冷供熱解決方案等方面入手,每年都有新產品和新技術亮相進博會。“2023年可以說是我們豐收的一年,首艘國產大型豪華游輪‘愛達·魔都號’上的暖通、通訊和防火系統,就由江森自控提供。而且,‘愛達·摩都號’上這些設備的訂單,都是我們在進博會參展時簽下的。進博會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舞臺,給予了我們最好的機會。多年以來,我們深耕中國,支持中國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年年參展進博會,年年都有新鮮感。”
進博會展商代表、佛瑞亞亞洲區戰略與發展副總裁李京誠表示,2018年春天,佛瑞亞成為最早申請參加進博會的跨國公司之一。多年的進博之旅,讓佛瑞亞切身感受到進博會在推動交流合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讓他們深刻了解了中國市場,增強了他們持續深耕中國、實現共贏互惠的信心。“我們欣喜地注意到,進博會主題在不斷調整、與時俱進,從純關注進口,到關注投資、關注交流、關注創新,再到關注綠色低碳發展,進博會有了嶄新的內涵,”李京誠說,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進博會的第七個年頭。站在中法關系的歷史新起點,有著法式基因的弗瑞亞希望可以助力“走過一甲子”的中法關系,守正創新,繼往開來。因此,佛瑞亞在去年就提前鎖定了第七屆進博會的入場券。
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發言。
在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看來,進博會的背后,是中國的超大市場規模;而進博會本身,也已成為外商投資企業首發首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拓展中國市場機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外資企業是上海重要的市場主體,為上海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穩預期、增信心,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一直致力于推動會員企業參與進博會,并以進博會為契機,繼續擴大在中國、在上海的業務和投資,特別是把展品變商品、展商變為投資商。“在協會的努力下,今年將有一家來自美國的全球知名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首次加入進博會的大家庭。”黃峰透露。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