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錦溪:“植”此青綠,“箏”做環保小衛士
暖春三月,萬物復蘇。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深化生活垃圾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昆山市錦溪鎮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帶領大家種植綠色希望,留住指尖上的綠意;制作環保手工,感受五彩斑斕的美。這個春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垃圾分類新時尚!
第一站,“植”此青綠。3月20日,錦溪鎮垃分專班組織“管家團”志愿者們在錦溪花園社區廣場集合,帶領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門用行動種下一棵綠色的希望樹。活動開始前,志愿者們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并附帶闡釋了破壞植物、隨意丟棄垃圾會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以及植樹造林的意義。隨后,志愿者們開始分組分發小樹苗,同時,另一位志愿者則向大家講解栽種樹苗的注意事項。大家領取到樹苗后,都一臉高興,并充滿期待地互相討論。隨后,志愿者們一聲令下:“開始!”,大家配合默契,紛紛走開,尋找各自心儀的植樹位置。各小組成員先拿起鐵鍬、鋤頭等工具先將樹坑挖好,然后齊心協力將樹苗放進樹坑里,再仔細將其扶正,隨后一起填土,填滿后,再一起將土踩實,最后澆一點水。這一系列動作下來,大家都已汗流浹背,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大家完成了親手種下一棵樹,也提升了環保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第二站,巧繪紙鳶。21日,志愿者們帶領社區的小朋友們一起進行垃圾分類相關的風箏制作。首先,志愿者們先向他們耐心地講解了本地的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特別是各類垃圾的標識,各分類分別有哪些垃圾。隨后,志愿者們向大家分發畫筆、風箏材料等工具,小朋友們一拿到,便利用剛剛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創作起來。風箏上被印滿了有關垃圾分類的圖案和文字,五彩斑斕的畫筆在風箏上描繪出了小朋友們心中對綠色家園的美好愿望。歷經1個多小時,大家的風箏終于完成了,它們也展現出了孩子們超強的創造力。恰逢風來,孩子們在志愿者們的帶領下,將自己親手繪制的風箏送上了天空,玩得不亦樂乎,這些風箏,同時也寓意著分類、環保的理念在它們心中生根發芽。
此次春日垃圾分類系列活動,旨在用實際行動引導居民關注并參與垃圾分類,助力營造綠色生活家園。下一步,昆山市錦溪鎮垃分專班將持續發揮帶頭引領作用,積極協調各方互相配合,借助各種節日進行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著力提高我鎮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及環保意識,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實、做細讓垃圾分類新時尚深入人心。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