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評:奮力打造全球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創新高地
未來智能裝備是未來產業和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廣東緊抓這一前瞻性領域,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群已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

2023年5月23日,廣東東莞,第八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舉行。圖源:視覺中國
發展未來智能裝備,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廣東省培育未來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提出支持廣州南沙、黃埔等地規劃建設航天航空產業園區,打造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駕駛飛行器產業高地和應用場景示范區,加快發展中低軌道衛星和北斗產業,探索衛星通信與地面5G、物聯網的融合發展。不難發現,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鼓勵企業加大在數字化技術、設備和人才方面的投入,必將有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
發展未來智能裝備,廣東基礎優勢明顯。廣東工業門類齊全,市場經濟發達,創新活動活躍,在發展未來智能裝備方面有條件、有能力也有責任走在前。近年來,廣東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統籌資源推動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產業整體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從形成智能無人機、工業母機、高端裝備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領先的優勢產業集群,到不斷完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全國每3臺工業機器人就有一臺“廣東造”,再到重大技術裝備取得新突破、培育人形機器人的土壤日漸肥沃……廣東省完全具備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培育發展的基礎條件。
發展未來智能裝備,創新融合前景廣闊。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智能裝備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以機器人為例,《中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報告》提出,我國擁有廣闊的機器人應用市場,隨著“機器人+”行動穩步實施,機器人在新能源汽車、醫療手術、電力巡檢、光伏等領域的應用不斷走深向實,有力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而數據也顯示,2022年,廣東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實現營收616.4億元,增加值111.4億元,產業發展處于全國第一梯隊。因此,廣東既要加快技術協同創新,以智能裝備推動“能上天能下海”;也要不斷探索與實體經濟融合新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速。同時,加強引進一批未來智能裝備產業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為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提供智力支撐。
智能裝備加速擁抱千行百業,智能制造在多領域多場景落地開花,必將助力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廣東定會抓住機會,推動多模態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可靠性提升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在打造全球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上實現更大突破。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