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圖書館,更新版城市客廳
由ORIA上海和睿設計操刀的江蘇省東臺市圖書館綜合體憑借優美的外觀設計、豐富的文旅內涵、多元的業態功能、舒適的閱讀體驗環境等,上榜江蘇文旅消費“十大新場景”,榮獲“城市人文新地標”美稱。并于2022年斬獲AMP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美國建筑大師獎等國際獎項,更在2023年末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評為“一級圖書館”,讓這座位于東臺市的市立圖書館走入了全國人民的視野。隨著新圖書館的正式開館,這座“以書為帆”的閱讀場域,真正為大眾帶來了知識的賦能。
江蘇省,位于黃海畔的東臺市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宜居之城。東臺市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圍繞著“東臺”,流傳著許多文學故事和傳說,讓東臺充滿了傳奇的人文色彩。坐落于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區域的東臺圖書館便是東臺歷史記錄的載體,它創辦于1958年,是幾代東臺人的公共交流場所。
2017年市政府完成了對于90年代修建的5000平米老東臺圖書館的重新設計,2.0版本的東臺圖書館開始施工建造。囿于當時對于文化建筑的需求和理解,符合當下圖書館作為文化休閑、多功能復核業態的市民體驗空間已經亟待更新。2021年,ORIA和睿設計承接了將東臺圖書館進行3.0版本“修整”的重任,由建筑師吳文博&陳涵非帶領的ORIA和睿設計團隊,前期悉心研究了在建圖書館室內外功能更新拓展的工程必備條件,深諳這座城市核心文化建筑完美呈現對于東臺人民的價值所在。
東臺人浸潤在這座圖書館的“知識的海洋”中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東圖”既是東臺的歷史建筑,也是幾代人文化傳承的場所。吳文博提出:“全新的圖書館應體現開放與安全的空間精神,提供低碳綠色的環境。但原圖書館舊館的土建結構已然成形,如何將圖書館從一個厚重嚴肅的形象改造為一個嶄新的、開放的,對當代人有吸引力的公共場所?如何凸顯與周邊嚴肅的政府建筑的反差,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鮮活?這些都是思考圖書館改造設計的出發點。”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凱勒
設計方案從提升整體建筑立面的通透性開始,打破原有建筑嚴肅封閉的立面狀態,加入燈光及室內光的運用,以更包容和開敞的立面形象提升建筑的昭示性與公共性。通過對立面形態的把控產生強烈的形象立意,不僅使參與者易于與建筑產生本地連接的對話,同時理解建筑整體氣質帶來的文化性啟發。
實景圖:外立面
實景圖:改造后
“為了確認建筑形象的立意,我們以‘書帆’為概念為建筑形象立意,意指以書籍為船帆,文化為希冀航向未來的東臺。”——吳文博
圖書館綜合體力求文化和旅游兼具,閱讀與體驗融合,自然與人文交匯,為了打造一座人文唯美、開放共享、綠色生態、科技智慧的百姓大書房和城市新客廳。在內部設計的思考中,設計師根據其多年來的圖書館、學校等公共建筑的設計經驗,將東臺圖書館帶出了常規的設計模式,他提到:“以書為帆的概念,結合建筑結構關系,我們構想在共享大廳通過一條富有活力及秩序美感的軸線進行貫通,空間流線形成集展示、體驗、休閑與一體的立體長廊,有機串聯各個區域,形成一條全方位有活力的軸線。讓圖書館不再是一座威武嚴肅的建筑。”
改造后的圖書館內設置了24小時書吧、文創書店、兒童閱讀區、盲人閱讀區等,能充分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實景圖:內部改造后
流線型的中庭讓東臺圖書館充滿了“知識的殿堂”感,讓每一個走入館內的人都不由得由衷的感嘆藏書的浩瀚。在這里,設計師將燈具嵌入建筑的表現方式延伸到室內,創造出簡單而不同的空間照明,以及相應的光影。天花板上的造型光膜為空間提供了獨特的張力和強大的表現力。無論閱讀者是通過電梯“穿越”書海,還是從螺旋式的旋轉樓梯拾級而上,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引導人不斷“向上”。
每當夜晚時分圖書館的燈光亮起,玻璃幕墻的細膩朦朧,為建筑籠罩了一層圣潔的光暈,這也是東臺圖書館最引人矚目的時刻,圖書館外立面被設計為經典的三段式,造型簡潔純凈,猶如三本書籍堆疊在城市核心建筑群之中,既豐富了視覺體驗,又隱喻了打開的圖書。
由于圖書館總建筑面積近三萬平方米,雖然置身于嚴肅莊重的行政辦公區,卻是一個免費開放的集書店、零售、餐飲、商業、藝術展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新地標。隨之而來的強烈對比,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戲劇性和沖突性。隔街相望的兩種不同的風格和跨度,出現在同一場所,宛若一場超現實的時空錯位。在這個新與舊、輕盈與莊重對比之中,對比的雙方互相反襯,進而同時獲得了存在的意義,形成一種對立共生關系。
環繞著圖書館外部的是長長的景觀走廊與景觀水體,在建筑主入口部位形成廣場節點。讓樹、灌木、草地和廣場成為自由交織的脈絡,形成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呼應建筑“書之船”的概念。建筑北側是城市中少見的樹林、草坡、涼亭、水上演繹平臺,配合彩虹橋、兒童游戲區、旱噴泉帶、休閑沙灘、水生植物展示區。通過強調景觀空間與環境的靈活多樣,打造充滿趣味的市民活動區,并以此更加凸顯市民中心建筑。
“我們設想,將景觀自然造物的手法,貫穿始終,利用前場綠地,蔓延城市綠地系統,將自然而生的場景歸還生活,創造市民的活動參與。”吳文博說。
突破常規的設計模式,將建筑功能、空間體驗、視覺景觀都做了新的創新和嘗試,吳文博希望在嚴肅的公共建筑中注入一種新的活力!在空間體驗上,讓灰空間與中庭空間結合、露臺與屋頂花園結合,使建筑更為靈動精致。設計將百葉遮陽和呼吸幕墻利用其中,仿佛一顆有生命的綠色節能種源生生不息。配合色彩體驗,白與灰交織的墻面映襯著搖曳的樹影,在晴朗的日子格外耀眼。每一個來東臺圖書館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呼吸幕墻反射著千變萬化的光與影,看它在不同的日子和時間里呈現出不同的迷人雕塑感。
隨著東臺圖書館綜合體的正式開館,民眾“日以繼夜”地涌入圖書館進行閱讀、打卡、休閑、聚會,以及開展公共教育活動,東臺這座城市也以更加多元的面貌迎接來自各地的“閱讀人”。
這座圖書館的存在價值不僅極大的豐富了東臺市的民眾生活,更讓閱讀的樂趣一代代繼續傳承。全新的東臺圖書館以其奪目的外觀和豐富的功能性再次實現了50年代人們修建它時的期冀:“知識海洋,任而遨游”!
關于項目
項目名稱:東臺圖書館
主持建筑師:吳文博&陳涵非
改造地點:江蘇省東臺市建筑面積:29974.2平米
建筑外立面設計:上海和睿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裝飾設計:成都象上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和睿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上海伍鼎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幕墻深化設計:重慶長廈安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結構改造設計:重慶長廈安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二次機電設計:重慶長廈安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