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推進電子保函應用 助力企業“增速減負”
為進一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配套制度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降低投標人投標成本,促進招投標領域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創新開展電子保函業務,不再限定只能以現金方式或者只能以擔保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信用良好無一般失信信息和嚴重失信信息的投標企業可以自由選擇保證金繳納形式。以此進一步推動電子擔保保函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在完善制度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制定完善《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保函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強推進信用信息在電子保函環節應用的通知》等政策制度文件,推廣電子保函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規范了電子保函管理,最大限度為投標企業減輕負擔。
為擴大電子保函覆蓋范圍,提升投標企業便利度,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保函平臺。全面推行電子保函代替現金保證金,持續擴大平臺入駐金融機構數量規模,常態化征集保函平臺、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入駐,確保投標人可自主選擇電子保函平臺、電子擔保保函、電子保險保單等多種形式替代現金繳納投標保證金。同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適度下調保函、保單手續費。優化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功能,不斷豐富投標保函種類,招標文件投標保證金金額獲取、中標結果推送、電子保函相關信息查看等功能,提升投標效率,方便市場主體。
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傾斜力度,在企業減負上下功夫。在繼續推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零收費”、取消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的基礎上,采取鼓勵對信譽良好的投標人免收保證金等方式實施正向激勵,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降低投標保函費率,探索企業運用信用承諾、信用報告替代繳納投標保證金,切實為市場主體降低交易成本。
據了解,截止2023年12月31日,呼和浩特市2023年度共開立電子保函9.9億元,電子保函費率降低至0.418%,遠低于內蒙古自治區平均值0.928%。電子保函使用占工程保證金總量的53.75%,有效降低企業投標成本,充分釋放企業現金流。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將更好地服務交易主體,助企紓困解難增速,筑牢交易安全屏障,聚焦保證金制度改革發展新路徑,競逐電子保函平臺建設新賽道,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穆林)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