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時代中國故事”:首屆“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在北京展映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余湛奕)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的首屆“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全成果發布暨展映活動15日在北京舉辦。
據了解,首屆“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于2022年8月2日在北京啟動,聚焦“新時代中國故事”,面向國內外廣泛征集紀實節目選題,評選出各類紀實節目提案62個,近期已陸續完成創作并在多個國內外電視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播出。
中國外文局副總編輯、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主任陳實表示,影像是文明的記錄,時代的記憶。希望中外聯合創作計劃堅持開放姿態,持續優化升級,吸引更多中外機構和創作人才積極參與,不斷推出既生動記錄中國實踐,又能讓國際受眾看得懂、聽得進的優秀紀實作品,不斷將新時代中國的萬千氣象展現給全球觀眾。
當天的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分享交流環節。在“我眼中的新時代中國”交流環節,創作計劃入選紀錄片《一座動物園的理想》主人公、南京市紅山動物園園長沈志軍和短視頻《我親身經歷的中國》主人公司徒建國進行了觀點分享。
“創作計劃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公眾能夠深入了解紅山動物園的生態保護故事?!鄙蛑拒姳硎?,紅山動物園希望通過創作計劃,讓公眾了解每一個生命的神奇,理解每一個物種在大自然中的生態價值。
在中國生活16年的英國“網紅”司徒建國從事過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很多種工作。他表示,這些工作讓他看到一個保護自然、保護文化、努力使人民更加幸福并為后代提供發展機遇的社會。
在“我眼中的中外聯合創作”交流環節,華納兄弟探索集團內容副總裁、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區總編輯魏克然?錢納結合紀錄片《點亮阿里》的攝制歷程坦言,十分高興和中國團隊緊密合作,共同創作完成基于事實的視覺情感影像。與來自中國的優秀團隊深入合作,將中外團隊的觀點交流融合并融入敘事,中外聯合創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導演于仕浩分享了紀錄片《點亮阿里》背后的創作故事。他說:“通過參與創作計劃,讓我對紀實影像國際化創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定要下苦功夫、笨功夫,投入深厚的情感,創作的紀實影像才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有力量的,更是最國際化的。”
在“記錄與被記錄:創作分享”環節,《守護大熊貓》片中大熊貓“福寶”的“接生奶爸”吳凱和韓國飼養員“姜爺爺”發來了視頻祝賀。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團隊在現場進行了無障礙電影配音演示,《追夢雜技人》的主人公曹凱在現場進行了踢踏舞彈球表演。
當天上午,活動還舉辦了創作計劃成果展映?!痘氐酵恋亍贰兑蛔鶆游飯@的理想》《茶知道答案》《有記憶的眼睛》等優秀扶持影片與觀眾見面,影片主創、出品方到場與中外觀眾進行交流分享。(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