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當以“正心”促“振興”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農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國農業、農村人才的規模、結構、素質等與當前“三農”發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約了我國“三農”事業的發展。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強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古稱國與寶,谷米與賢才。”只有打造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過硬村干部隊伍,真正讓青年人才在鄉村“登臺亮相”,才能實實在在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開放胸襟,相信“廣闊鄉村大有可為”。“知屋漏者在宇下”,深入基層要牢記為民初心,厚植人民情懷,隨著時代的發展廣闊鄉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全國各地都在向各行業人才拋出橄欖枝,呼喚有志之士返鄉建設家鄉,基層干部們要牢記鄉愁,以堅定姿態主動“歸巢”,用自己的力量將家鄉打造成富強興盛的美好家園,形成“近悅遠來”的好生態從而吸引更多在外拼搏的青年建設家鄉。
扎根基層,汲取“人民群眾實踐智慧”。鄉村富不富,人才來鋪路。剛剛進入基層干部隊伍的年輕人要主動走出“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不當“溫室里”的花蕊去經受風浪、挑起大梁。年輕干部要“深耕”基層,才能更清晰的了解基層人民的疾苦,更認同基層人民的需求,更傾向于幫助基層人民換位思考。青年干部要主動出擊,沖在前陣“挑大梁”“唱主角”“站C位”,自覺向愛農村、懂技術、會管理的前輩看齊,從熟悉當地的鄉情民風開始,逐漸推動事業發展加速。
主動請纓,扛牢“鄉村振興前線大旗”。鄉村振興路漫漫其修遠兮,工作中必然會遇到風雨和彩虹,在偏遠邊遠地區和大山深處,面對有限的客觀條件、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基層干部要主動講做法、說成效、談體會,結合過往經歷、擅長版塊、個性偏好合理工作,在鄉村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給基層帶去知識、帶去活力、帶去創新。同時多多留意自己的短板,向周圍優秀前輩取經,把鄉村建設得更加美好,奮力續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蘇玲)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