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鄉村,貢獻力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干部選擇扎根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駐村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駐村干部舍得要身入心至基層,用心用情用力去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才能在鄉村振興這個大舞臺上綻放自己的青春。
以“一絲不茍”的細心,戒除焦躁情緒。駐村干部要有發現問題、察覺苗頭的本領,面對問題應當主動尋找解決之法,而不能手足無措、焦躁起來。在著手駐村日常工作前應周全謀劃、細心考慮,制定好計劃、步驟、完成時限及具體要求,然后再一一加以落實。工作完成后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予以完善,不斷積累農村工作經驗、學習農村工作方法。駐村干部要變“浮在辦公室”為“沉到群眾中”,多細心觀察、傾聽村民需求,與村民“面對面”接觸、“心交心”溝通,培養三思而行、破疑解難的細心,戒除手足無措、著急忙慌的焦躁情緒。
基層事務紛繁復雜,駐村干部要摒棄學歷“光環”,在與村干部“話家常”的過程中了解本村的文化底蘊,在與老百姓“侃大山”的情誼里熟悉本村的鄉土人情,以腳踏實地的學習換取群眾的支持,以溫良恭儉的態度獲得鄉親的信任。駐村干部必須時刻保持本領恐慌、拒絕“眼高手低”,多去田間地頭沾染“泥土味”,多嘮家長里短傾聽百姓聲,用“土話”說好“官話”,用“鄉音”傳遞“心言”。唯有深入群眾,常懷“歸零心態”,才能讓在鄉村工作游刃有余,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以“時時放心不下”責任感,當好“貼心人”。人民有所呼,我們必當有所應。為人民服務始終是我黨的根本宗旨,作為駐村干部必須勇擔重任,積極作為,為人民服好務、辦好事、盡好職、負好責。而做好這些服務的前提就是要走進群眾,既要在行動上走近群眾,更要在情感上走進群眾,要與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要積極解決老百姓所想所盼,而不是調研后就“杳無音訊”,要真心把百姓放在心上、把工作放在手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措施落在行動上。唯有這樣,方能贏得老百姓信任、獲取老百姓支持,成為老百姓的知心人。(龐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