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在基層一線“扎根沉淀”
功以才成,業由將廣。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動力,激活人才效應轉化為治理動能,關鍵要讓人才真正下沉到一線錘煉、在基層閃光,發揮聰明才干、專業優勢,為鄉村治理提供智力保障和人力支撐。
招才為了用才,引才更要留才。“筑好鳳凰臺,引得鳳凰來”,尊賢重士、為我所用,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才能讓人才為推動基層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釋放價值,也是履職用權、擔當作為、服務群眾、造福地方的必然要求。人才“懸起來”“藏起來”“浮起來”,讓人才與基層現場、實際問題割裂隔閡,導致人才作用和優勢發揮不出來,造成了人才資源嚴重浪費,也嚴重影響了人才制度的推進成效。因此,要立足于提高人才優勢轉化率,提升人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推動人才下沉集結在一線現場干事創業、辦事成事。
讓人才在一線錘煉閃光,有序引導人才到基層創業、為群眾服務、開拓新空間,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人才在一線錘煉閃光,為人才提升群眾工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解難紓困能力提供機遇平臺,才能讓人才真正熟悉基層、了解群眾、服務鄉村。
“錘煉”是前提,“閃光”是指向。健全完善人才培育鍛煉機制,構建人才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煉的全鏈條制度規定,讓人才在基層扎根提標,著實能夠做到政治堅定、思想篤定、專業過硬、實踐過關,成為基層群眾認可、黨員干部接納、上級組織滿意的專家里手。同時,要制定落實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體系,在“潛績”和“顯績”上加以明確規定,引導激勵人才在鄉村基層多做利長遠、管根本、打基礎的事,激發人才“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胸懷、“成功必定有我”的奉獻精神。
“長才靡入用,大廈失巨楹”。當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了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推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一批又一批人才下沉下到基層扎實擔當、務實進取。唯有讓人才資源對接基層事業精準協同,才能真正讓人才激發活力、放射優勢,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聰明才智。(盛明樹)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