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黑洞每8天半“打嗝”一次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來自美國和意大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探測到黑洞“打嗝”:一個巨型黑洞每8.5天會“打嗝”一次,噴出的“嗝”來自該黑洞的吸積盤。研究團隊指出,一個不斷穿越該黑洞吸積盤的較小黑洞可能是其“打嗝”的原因。相關研究論文3月27日發表于《科學報告》雜志。
該巨型黑洞的“體重”為5000萬倍太陽質量,位于距地球8億光年的星系中心。研究顯示,該黑洞每8.5天噴射出一大塊氣體,然后再次安靜下來,“打嗝”原因在于一顆較小黑洞在其傾斜軌道上飛來飛去,就像是大黑洞的“舞伴”,定期將氣體從吸積盤中“踢出”。
論文主要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德赫拉吉?帕沙曼表示,黑洞“打嗝”表明,黑洞吸積盤可能是更大宇宙天體的家園,包括其他黑洞和恒星。吸積盤是一個圍繞黑洞旋轉的超熱氣體環。如果他們的最新模型正確,那么“打嗝”事件或能揭示很多極端雙星群體。
2020年12月,天文學家首次注意到該巨型黑洞。當時,“超級新星全天空自動巡天”望遠鏡發現,來自該黑洞吸積盤的長時間爆發將天空中一小塊區域的亮度提高了1000倍。隨后,國際空間站上X射線望遠鏡提供的數據,使科學家能對該巨型黑洞X射線數據中周期性細微變化進行編目,這些變化由黑洞“打嗝”造成。
研究團隊經過分析后確定,每當較小黑洞穿過巨型黑洞吸積盤時,巨型黑洞就會“打嗝”,噴出更多物質。他們也懷疑,巨型黑洞也會在一萬多年后吞噬這個“舞伴”。
研究團隊表示,較小黑洞的“體重”相當于100倍―10000倍太陽質量,兩個黑洞的質量相差5000倍,使其成為迄今發現的質量比最極端的雙星系統之一。未來他們將繼續監測該系統,希望借助歐洲空間局剛剛上崗的“激光干涉儀空間天線”(LISA)探測到更多類似系統。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