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鈸院士點評AI繪畫,人人都應擁抱AI,使用AI
在北京最具藝術氣息的798藝術區,一場由新鋒未來主辦的「玲瓏AI & 人藝術作品展」于2月27日圓滿結束。這次展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將傳統的美術創作與尖端的AI技術相結合,所有展出的畫作均由玲瓏AI工具小程序生成。結果令人驚喜,畫展的反響遠超預期,觀眾絡繹不絕,共同見證了這一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
在展覽的閉幕日,我們有幸迎來了科技界的泰斗——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張鈸先生及其夫人。新鋒未來的創始人周宇先生熱情接待了張鈸院士夫婦,并陪同他們深入展覽現場,共同感受這場科技與藝術的盛宴。
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張鈸院士分享了他與玲瓏AI工具的互動體驗。他提到,自己曾嘗試使用AI繪畫功能——一個人憤怒地踢開門揚長而去。在AI生成的六幅作品中,有三幅作品的表現力超出了他的預期,而另外三幅則仍有待提升。這一體驗讓張鈸院士深刻認識到AI在藝術創作中的潛力和挑戰。
張鈸院士進一步指出,AI繪畫創作的內容雖然并非完全原創,但其學習和再創造的能力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模仿。他強調,AI不會取代人類藝術家,而是會成為一種全新的創作工具,推動藝術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在談到AI對各行業的影響時,張鈸院士表示,生成智能技術將在互聯網高科技、金融、法律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農業、建筑等傳統行業,AI的影響則相對較小。他鼓勵人們積極擁抱這一變革,學會與AI和諧共生,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此次「玲瓏AI & 人藝術作品展」不僅展示了玲瓏AI工具在藝術創作領域的實力,更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展覽的成功舉辦也吸引了眾多主流媒體的關注,包括新華社、CCTV央視新聞、環球日報等紛紛進行報道。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技與藝術的共同推動下,人類社會將迎來更加精彩紛呈的未來篇章。而玲瓏AI工具作為這一變革的重要參與者,將繼續在科技與藝術的交匯點上探索前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