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凍土融化致山體滑坡運動規律揭示
導讀: 科技日報訊(記者李麗云實習記者朱虹)記者近日從東北林業大學獲悉,該校單煒教授課題組通過為期12年的野外調查與監測數據,結合30米分辨率多年凍土時空變化數據,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云 實習記者朱虹)記者近日從東北林業大學獲悉,該校單煒教授課題組通過為期12年的野外調查與監測數據,結合30米分辨率多年凍土時空變化數據,揭示了多年凍土融化導致的山體滑坡運動過程、運動特征和運動規律。這對于多年凍土區地球關鍵帶科學發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與實用價值。相關研究成果2月12日發表在雜志《自然災害》上。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東北多年凍土退化加劇,山體滑坡增多。針對黑龍江北安――黑河交通走廊山體滑坡多發、運動緩慢、演化過程不易識別等問題,單煒課題組從2009年開始,進行現場調查、鉆探、地球物理探查、無人機攝影測量和原位監測,取得了大量數據。他們結合30米分辨率多年凍土時空變化數據,模擬分析了北安至黑河高速公路K178+530―K178+570山體滑坡運動過程、運動特征和運動規律。
監測結果表明,山體滑坡動力來源于多年凍土融化水分和夏季大氣降水的共同作用,山體滑坡運動過程表現為后緣推動前緣間歇式運動,滑動速率與后緣孔隙水壓力密切相關。課題組的數值分析完全證實了山體滑坡運動監測結果的正確性,模擬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山體滑坡運動的本質。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