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治”并舉,浦東這個街道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塘橋街道面積雖小但“煙火氣”濃厚,轄區食品和餐飲單位類型多樣,如何履行好食品安全屬地責任?從去年底開始,街道探索“建管治”并舉,精準防控末段發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塘橋建立扎實的制度基礎,并組建一支包保隊伍,確保食品安全工作包干到位、保障落實。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負責研究確定轄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重要事項,部署各項重點工作。街道食藥安辦設立工作專班,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城管中隊、市場監管所、派出所、城運中心等均有專人加入專班,落實領導小組布置的各項任務。
塘橋食品安全包保隊伍實行街道、居民區“兩級包保”,實現分層分級、守土有責。據“滬食責”數據統計,塘橋街道包保比例為24.9,在全區街鎮中位列第二。
在《食品安全法》“四個最嚴”要求基礎上,塘橋著力推動“四個加強”,即加強排查摸清底數、加強指導服務和能力建設、加強網格化管理精準風險防控、加強聯勤聯動綜合管理。例如,將未成年人教育單位提級包保、開展包保干部業務能力建設工作、對重點單位線下面對面培訓管理等。此外,塘橋還實行市場監管所網格員與各級包保干部結對帶教指導、互通共享管理對象動態信息的工作機制,加大管理實效。
在“治”的方面,塘橋努力激發群眾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自治力量。街道發揮食藥科普站的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知識講座、公益服務、企業開放日、有獎知識競答等線上線下互動性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增強其監督維權意識。同時發揮街居商圈自治聯盟作用,引導食品餐飲企業自我規范、誠信經營。
塘橋還引入食品安全行業協會等社會專業力量,加碼行業自律監管。浦東新區食品安全行業協會受邀結合塘橋轄區實際和特點,定期對其區域內餐飲和食品經營類單位進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培訓和行業自律輔助監管。通過街居自治自管、行業自律協管和群眾監督三管齊下,激活社區食品安全社會監督“自凈”機制。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轉載: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隨便看看:
- [熱評]鄉音鄉情解糾紛 嘉興桐鄉“商地銜接”優化營商環境
- [熱評]河南明媚的春天要回來了:下周一大部最高氣溫重回20℃以上
- [熱評]奮楫揚帆啟新程丨河南省政協常委王洪彬:強化創新要素深度融合
- [熱評]重慶一業主因物業糾紛持刀行兇致1死1傷,傷者家屬:還在重癥監
- [熱評]“中國水周”來了!成都高新區50個家庭成為宣講員
- [熱評]高鐵站+2!安徽這座旅游名城,即將迎來第三條高鐵
- [熱評]網約車司機內急讓乘客先把車開走:你先幫我開,我待會追過來,乘
- [熱評]2022年,棗莊鋰電產業產值和年度投資均超100億元,主營收
- [熱評]雷雨來襲!珠海發布今年首次雷雨大風預警信號
- [熱評]平安建設有準繩,唐口街道綜合治理法先行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