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塵》貫穿整個游戲的設計元素――波粒二象性
導語:
波粒二象性是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如果真去考究的話確實有點晦澀難懂,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解釋就是:任何事物都同時具備波動性和粒子性,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依據不同的情況,有時候需要使用波動性,有時候需要切換到粒子性,有時候則需要兩者都用。目的都是探究事物組成的原理。
《來自星塵》游戲中使用了大量的波粒二象性元素,從開機界面到各場景UI的設計再到戰斗畫面,玩家即使不特意關注,也能感受到畫面中充斥的波和粒的存在。
那為何會采用如此多量的波粒二象性元素呢?當然是因為它與整個游戲的世界觀設定息息相關。
《來自星塵》的世界中,名為“萊拉”的生命是這個星球生命的起源,而萊拉存在的形式就是線狀生命體,在游戲中具體表現為“活的會動的波”,技能升級界面中間疑似萊拉的光柱,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糾纏的波線和粒子線。
基于這個原理,以及第一章中風信通過實驗轉變成巨大的赫特萊特的劇情,就可以知道這個世界的生命是可以轉變生命形態的,就好像游戲中的怪物幽魂就是阿爾林鐸人轉變而來,這無疑體現了波粒二象性中波和粒的相互轉換。
零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想要通過了解生命轉換的原理追尋生命重啟的真相從而掙脫無法踏出萊拉的命運。
波粒二象性在玩家的角色戰斗上同樣有所體現,每個角色都擁有兩套不同的技能組成,不同的技能展示出來的不同效果可以理解為是對自身波與粒的控制,面對不同的敵人時,通過控制體內波和粒的轉換,采取最合適的面對策略。
綜上所述,《來自星塵》將波粒二象性作為整個游戲的基調是非常貼合游戲世界觀背景的,能夠很好的展現制作組對于游戲主題,也就是生命輪回的探討,這本是一個哲學話題,融入到游戲中之后,雖然隱晦,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會慢慢引發玩家們的自發思考。
故事的結局給予了玩家選擇的權利,是作為外來者對客觀的記述萊拉這顆星球上發生的一切,還是感同身受將自己的記憶和情感投入重啟,就是希望一路體驗游戲過來的玩家確認自己思考的最終結論,從而做出最終的抉擇。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