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市場再迎長線資金“活水”社保50億認繳深圳科創基金
創投圈開年迎來了重磅LP——全國社保基金出手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社保基金灣區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2月21日正式成立。該基金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會”)和深創投旗下深創投紅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其中,社保基金會持股98.04%,深創投持股僅為1.96%。由此可見,社保基金會基本為該基金的單一LP。
第三只地方專項基金
落地深圳
資料顯示,社保基金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并接受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部門的監督。社保基金會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機構。
此次新設立的社保基金灣區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規模51億元人民幣,落地深圳市福田區。其中,社保基金會認繳出資50億元,深創投旗下基金管理人深創投紅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認繳出資1億元人民幣。深創投為該基金的管理人。
早在去年9月,在2023年深圳市產業投資人大會上就宣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專項基金”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據悉,該基金將重點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劉偉在會上提到,將充分發揮國家級基金的引領作用,積極對接服務深圳承擔的國家重大戰略,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優勢,不斷深化雙方更緊密務實合作,大力支持深圳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落地深圳的社保基金專項基金,是2023年以來社保基金會作為單一LP的第三只專項基金,前兩只分別是落地上海的社保基金長三角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和落地北京的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前者由IDG資本管理,后者由君聯資本管理。這三只基金均投向硬科技賽道。
累計投資近千億元
頭部機構最受青睞
據了解,社保基金會從2004年開始涉足股權投資。此次設立的新基金是進入2024年以來的第三筆出資。
執中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除了該筆出資以外,社保基金會還投了兩只基金,一只是由中金資本作為基金管理人的中金佳泰叁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社保基金會持股比例24%,認繳15億元。另一只是廈門建發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創業投資壹期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社保基金會持股比例40%,認繳16億元。
從社保基金會過往十年的出資情況來看,其累計投資了54只基金,累計認繳資本約為976億元,直接和間接投資了3687個公司,已IPO項目169個,擬上市項目287個,也就是說,已退出和擬退出項目數量占比不足15%。
從最受社保基金會青睞的GP來看,近十年來,君聯資本、IDG資本、中金資本、弘毅投資、鼎暉投資獲得社保基金會的出資次數最多,此外,金浦投資、紅杉中國、高瓴、博裕資本、復星創富等,都曾獲得社保基金會的出資。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曾對媒體介紹稱,社保基金會在選擇GP時最為看重的是兩個層次,“第一是團隊的穩定性,第二是支持團隊的各項制度。這兩個方面問題都非常重要。”
可投股權資產
比例最高可達三成
作為長線資金,社保基金會的投資動向一直受到業界關注。去年的一則消息也讓業界看到更多“活水”即將到來的希望。
去年12月6日,財政部發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內投資管理辦法》,其中提到,“社保基金會開展直接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還表示社保基金對股權類資產最大投資比例可達30%。根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末,社保基金資產總額為1.85萬億元,按照最大投資比例30%計算,一級市場將迎來高達5550億元資金。
不過,面臨整體經濟下行的挑戰,社保基金會的投資業績也出現罕見的浮虧。根據2022年社保基金年度報告,成立以來,全國社保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為7.66%,最新公布的2022年度投資收益率為-5.07%。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武建力在去年10月曾表示,社保基金要持續做好一級市場股權投資,未來將探索產業體系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中具有技術突破和盈利前景的節點,自上而下精選項目開展直接股權投資,同時加大股權基金投資力度,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關鍵產業,健全完善專項基金、跟投基金等新模式,引導外部合作機構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