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進科創協同發展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破萬家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張志松22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京津冀三地將深化資源共享,推進協同創新平臺載體建設。

張志松介紹,十年來,三地科技部門充分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作用,結合天津先進制造優勢、河北環京地緣優勢,深入推進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截至2023年底,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家。北京輸出津冀技術合同由2013年的3176項增長至2023年的6758項,年均增長率7.8%,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元,年均增長率26.5%。
張志松說,下一步,將持續加強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支持創新主體跨區域開展共性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和實質性合作。加快推動雄安、保定、濱海、寶坻中關村共建園區建設,持續打造“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積極引導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和關鍵環節有效落地。支持中關村產業聯盟、協會組建專業領域對接平臺,促進技術協作和產業協同發展。
同時,圍繞氫能、生物醫藥、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推動三地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組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供需清單式”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定期梳理并發布應用場景需求側清單和創新資源供給側清單,布局一批產業帶動性較強的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強化三地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協同聯動,共同布局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熟化平臺,培育跨區域技術轉移機構及專業人才。共同支持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圍繞前沿優勢領域,共同培育篩選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引導更多北京創新科技成果在津冀轉化落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