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證行業推出一攬子創新舉措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鐘珊珊報道:去年8月,贛州某稀土企業的電纜被一建筑施工單位意外挖斷,工廠內多處設備因停電無法正常運轉。這時,生產設備內的半成品因斷電失去真空保護而報廢,企業面臨巨大損失。為便于后期舉證維權,公司需要盡快對因斷電致損的半成品進行清點并固定證據,于是,企業有關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系了贛州市贛南公證處,申請辦理證據保全公證。
接到企業的申請后,贛南公證處迅速開辟“綠色通道”,為企業設計了清點、保全方案,并加派人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清點和證據保全工作,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也為后續訴訟索賠提供了依據。
服務靠前一步,公證便利十分。去年以來,我省公證行業充分發揮公證職能作用,持續深化“有法幫你”為民服務實踐,著力為企業紓困解難,提升民生服務水平,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不斷增強。
九江市民杜先生有切身感受。去年5月,他名下一套房產打算出售,但該房產在銀行的50余萬元按揭貸款尚未還清,而有意向的買方劉先生著急在一周內成交過戶,用于孩子就學。按照以往的二手房交易模式,賣方杜先生需要籌集資金先行結清按揭貸款,解除抵押后才能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而買方劉先生如果不能全款支付,辦理新的按揭貸款需要等待銀行放款,這一過程耗時較長。
為了簡化流程、縮短周期,九江市推行“帶押過戶”政策,即賣方有抵押的房產不用提前還清貸款就可以完成交易、過戶。在辦理該項“帶押過戶”業務時,九江市贛北公證處積極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及不動產登記管理等相關部門,引入提存公證模式,即在完成交易前,所有資金均由公證處提存專用賬戶監管,以保證資金安全,在公證處的監督下完成過戶、再次抵押和發放新貸款等手續,有效解決了交易各方不信任的問題,讓買賣雙方的交易更加安全、便捷。最終,買賣雙方在當天就辦好了手續,完成了過戶。
據了解,除了九江,去年4月起,吉安、萍鄉等地先后出臺文件,創新推出“公證提存+帶押過戶”業務新模式,極大地為二手房交易提供了便利。截至目前,全省已辦理此項業務338件次。
針對土地承包、房屋拆遷、物業管理、鄰里糾紛等領域的矛盾糾紛,近年來,全省公證行業還積極探索公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通過公證方式有效固定有關法律行為和事實證據,有效預防和化解爭議和糾紛。
此外,全省公證行業分別與省內900余家企業簽署公證法律服務合作協議,與1500余家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在各級行政服務中心、鄉鎮便民中心、工業園區等設立2800余個公證聯系點和便民服務點,進一步為企業群眾辦理公證業務提供便利。針對老弱病殘等群體,各地公證機構積極提供上門服務,對于經濟困難的群眾,提供公證法律援助,予以減免公證費用,讓群眾真正感受到公證溫度。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