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15分鐘托育圈”讓育兒家庭少些后顧之憂
如何幫助有孩雙職工家庭和多孩家庭減輕養育壓力,對低幼兒童提供優質的托育托管服務?據1月12日《南方日報》報道,近幾年,廣東深圳全面部署面向未來打造“15分鐘托育服務圈”,為育兒家庭提供專業且便利的優質服務。目前全市已有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718家,已實現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街道全覆蓋。
生了娃誰來帶?怎么帶?這些問題令很多家庭頭痛,也是不少人想生不敢生的原因所在。為此,中央出臺的《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中明確要求“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努力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近年來,各地都在努力探索普惠托育的多種模式。
以上述報道中的深圳為例,其將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深圳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等文件,除鼓勵深圳市工會等群團組織率先探索多形態的托育托管服務外,還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各類社會化托育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社區托育設施,不斷健全完善普惠托育體系,推動傳統的“老人帶、家里養”托育模式向現代化的“就近托、專業托”轉變……
2023年5月,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公布了上一年度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名單,并在全國范圍內總結推廣有關單位的經驗做法。這是對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做得好的單位的肯定,也有利于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和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更好地為本單位職工開辦托育機構、提供托育服務。
從社會層面來說,如何提高年輕人的生育積極性,如何把一些老年人從“帶孩子”中解放出來,如何讓剛生育了孩子的父母不要有過多負擔,需要更多類似“15分鐘托育圈”的探索和努力。
同時,各地應在培養專業保育員、建立托兒所規范管理制度等配套措施方面下功夫,推動形成管理規范、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進一步化解相關適齡人群和家庭的生育擔憂,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胡建兵)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