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國資系統實現首季開門紅 繳納稅費同比增長12.6%
從市國資委獲悉,全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29億元,同比增長11.5%;實現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32.5%;繳納稅費54.2億元,同比增長12.6%;工業總產值281.7億元,同比增長26.6%,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季開門紅。
翻開天津國資國企一季度“成績單”,本市國資委監管的34家一級企業中有30家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平均增幅12.6%,其中泰達控股、食品集團、渤海銀行增收額都在10億元以上;有23家企業實現盈利,30家同比增利,企業毛利率提高了0.6個百分點,天津港、能源集團、津融集團、渤海證券、津投資本、津誠資本等6家企業增利額在2億元以上。
說起國資系統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的原因,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勇分析道:“離不開各企業積極投身‘十項行動’、全力以赴拼發展,市國資委加強服務,通過調度、考核、排名經濟指標,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同時,各企業緊緊抓住國家鼓勵投資、擴大消費的窗口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強化管理拓展市場,這些舉措綜合發力,實現良好效果。”他舉例,天津港、渤化集團、渤海輕工等17家企業一季度研發投入增幅在10%以上。
開年以來,國資國企鉚足干勁紛紛行動,泰達控股所屬泰達資管公司積極拓展不良資產管理業務,與光大金甌資管公司共同合作,成功盤活南開九策城市廣場,同步引入京東線下超級體驗店項目(京東MALL)落戶;2月,國資兩委組織泰達控股、城投集團、北方國際集團等企業出訪香港,開展招商引資、搶抓訂單,共參加16場投資推介、交流座談、走訪考察等活動;3月,天津國有經濟深化改革強化合作集中簽約儀式上,54個合作項目集中亮相,涉及投資600多億元,其中央地合作項目10個,金額達237億元,涉及能源、基建、科技、商貿、交通等多個領域。
這樣的主動作為還包括推動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天津港北航道拓寬工程項目、天食小站稻“收儲+”基地項目(一期)項目、年產2.4萬噸雙向拉伸尼龍(BOPA)薄膜項目、天津海河文化旅游帶拓展提升改造工程項目、泰達控股和平區南門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河東區一機床和城投集團河西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宏達公司整合資源收購并改造提升天津科技廣場項目等加快建設;指導推動天紡標積極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天紡標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示范企業名單。“天津國資國企主動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市國資委一級巡視員王志勇說。(來源: 今晚報 作者:史鶯)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