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測報助力防汛工作
隨著汛期臨近,連日來,崇明區水文站全面開展各項水文測報汛前準備工作,為整個水情信息系統進行“體檢”,全力以赴保障汛期水情數據測得到、測得準、報得快。
“針對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們通過監測潮位、雨量、蒸發、氣壓、風速、風向、水溫等水文要素,為崇明三島防汛防臺、水資源調度、生態水位保障等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區水文站副站長莊怡介紹。
崇西閘水位站位于綠華鎮,就坐落在長江邊。水位站有一塊100平方米的水文氣象觀測場,場內雨量計、蒸發器設備可自動采集降水量、蒸發量等水文氣象要素。區水文站的工作人員熟練地拆開雨量計設備,連接上專業翻斗雨量傳感器校準儀,用量筒取了10毫升的水,準備通過滴水試驗測試雨量計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通信信道的暢通性。
“我們先設置好雨強模式,通過注入10毫升的水,觀察翻斗在模擬雨強下的翻轉次數,每翻轉一次表示有0.5毫升雨量,儀器就會發一個信號傳輸到我們水文站水情分中心后臺系統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測試結束后,他們會通過無線電對講機與分中心后臺聯系,確保實驗數據與后臺監測數據一致,從而檢驗雨量計設備的準確度和通信信道的暢通性。
隨后,工作人員立即投入水準考證工作。從崇西閘水位站國家基本水準點出發,一路引測至長江邊水位觀測亭的水尺,通過校核水尺,確保水位測量的準確性。與水位測量息息相關的“水尺”就設置在水位觀測亭側邊,水位觀測亭真正的作用是24小時動態監測和傳輸長江潮位數據。
現場工作人員用電腦進行檢查復核,確保每5分鐘數據可以連續、完整、準確地傳輸至區水文站水情分中心的上海市防汛自動測報系統內。
為應對6至9月汛期期間可能到來的風暴潮災害,目前,區水文站已對所有站點設施設備、標識標牌、測驗環境等維護管理情況逐一進行仔細檢查,接下來,將繼續完善應急預案,并開展防汛防臺水文應急演練,全力以赴保障水文安全度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