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東臺市: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新年伊始,在鹽城東臺市,富樂華半導體、磊達鋼簾線等重點骨干企業手握充足訂單,工人加班加點忙生產;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一批重大項目馬不停蹄加快建設,工程技術人員加緊調試檢測設備,加快投產進程……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實干爭先你追我趕。
喜報傳來,東臺市再度獲評江蘇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榮譽的取得,離不開東臺市委、市政府以前瞻眼光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睿智,更浸潤著東臺人民“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辛勤汗水。據悉2023年東臺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8.5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億元、增長7.3%。
產業集群量質齊升持續向好
以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智泰儲能為代表的一批百億級項目快簽約、快建設、快投產,實現了重大項目投入的歷史性跨越。去年,東臺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1個、新竣工50個,分別列鹽城各縣、市區第一 、第三。鹽城市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百日攻堅”期間,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46個、32個、33個,均居鹽城各板塊前列。去冬今春,又有投資百億元的溱東不銹鋼深加工基地、投資50億元的聯合無人機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百億領航、十億帶動、億元支撐”的項目方陣持續壯大。
在東臺市,項目集聚、產業變革滲入經濟社會發展肌理,體現在產業提升發展的實踐之中。在東臺高新區,尚在建設之中的半導體產業園,早早迎來黃金發展期。海古德半導體、富樂華科技、賀鴻電子、芯華睿科技締結成鏈,初步形成集成電路關鍵材料產業集群,成為鹽城乃至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鏈關鍵一環。目前,東臺集成電路產業已沿鏈集聚企業44家,涵蓋上游專用材料及支撐、中游封裝測試、下游應用完整產業鏈條。
去年,東臺市五大主導產業規模超1450億元、占工業比重提高到85%。23條產業鏈實現開票銷售813.2億元、占規上比重達80%,集成電路、晶硅光伏、風電裝備等3條重點產業鏈分別增長40.3%、39.7%、38.3%。
科技創新內外聯動魅力煥發
大地回暖,江蘇富樂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新一輪擴大市場覆蓋面、時不我待擴產能的全面爆發期。為解決半導體行業基礎材料“卡脖子”難題,富樂華在東臺市成立功率半導體研究院,相繼研發活性金屬釬焊基板、薄膜電路載板、氮化鋁覆鋁載板等一批新產品并快速度形成量產,企業規模也隨之翻了27倍,快速成長為東臺集成電路關鍵材料“鏈主”,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沖上同類產品銷量全球第一寶座。
以新賦能,向高攀登,東臺市以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為統攬,持續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計劃,對外抓科創要素集聚,常態化開展產學研對接,傾力抓好“招才引智”“招研引院”;對內抓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更好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組織作用,引導企業建有、建優、建強研發機構。一體化推進高企培育、專精特新、股改上市“企業發展三件事”,引導市場主體創新轉型活力迸發,“優”的質態魅力彰顯。
去年,東臺市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提升年”活動,凈增國家高企91家、總數達373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總數達9家;薈軒、萬力等一批企業完成股改。新增發明專利75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兩年翻番。
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實干爭先
琳瑯滿目的東臺大糧倉里,西瓜、青椒、胡蘿卜、生豬、蛋禽、蠶桑等10多項農產品生產規模和產量長期位居全國、全省前列;16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上百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帶著田野的清新,走進都市超市、擺上市民餐桌。東臺市著眼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打造示范標桿,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糧食總產持續穩定在百萬噸以上,“東臺西瓜”上榜全國“土特產”推介名錄,時堰潤田合作社、許河鮮之味合作社獲評國家級示范社,富安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在五烈鎮甘港村舉辦。
東臺市厚植競爭優勢,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展現新面貌,加快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突出特色風貌塑造、特色產業培育、特色文化傳承。弶港鎮、安豐鎮紅安村、三倉鎮蘭址村等1鎮9村成為江蘇省美麗宜居示范鎮村,五烈鎮東里村、時堰鎮雍莊村等6個村入選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和省傳統村落。
同時,東臺市因地制宜推進“干部聯村、一村一策”,新流轉土地7萬畝以上實現“滲溢增收”,全覆蓋實施“一村一項目”促進“產業增收”。全面開展集體資產清查推動“盤活增收”,積極放大鎮域經濟優勢,東臺鎮全國百強鎮排名升至第79位,梁垛鎮、溱東鎮、時堰鎮、富安鎮、安豐鎮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東臺躋身全國鄉村振興縣前十強。
新征程壯闊前景,催人奮進;現代化壯美藍圖,催人奮發。東臺市將立足長三角更大坐標,對照更高標準、更好水平,大力推進制度、政策、科技、人才等各領域改革,系統推進“一條路徑、兩個支撐、三項關切、四大目標”總體布局,變潛力為實力、變優勢為勝勢,錨定高質量發展,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開拓進取,蹄疾步穩。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