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公共機構節水
我區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公共機構節水
“開源節流”降消耗 “精打細算”用資源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的首日。在百色市第一中學,工作人員正忙著巡查供水用水設備,記錄和分析用水情況,探測和修復地下管網暗漏。“我們率先在百色市開展效益分享型合同節水工作,對校園實施節水改造。”學校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完整用水臺賬、實施硬件設施改造、加強用水統計和分析、巡查檢修等措施,今年起較于同期學校用水下降36.5%。
美麗中國,節水優先。“十四五”以來,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以推動公共機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為重點,大力實施節水行動,推廣使用節水新產品新技術,持續開展節水型單位建設。
完善控制用水強度。將節水護水行動寫入《廣西“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作為重點內容之一列入《加強公共機構重點用能單位合理用能管理的指導意見》,每年作為重點工作納入全區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安排,形成了規劃引領、重點突破、逐年推進的工作體系。嚴格水資源消費強度管控,逐年分解下達各設區市和區直各單位用水指標,將用水總量和強度納入設區市最嚴格水資源考核內容和區直機關公共機構節能考核內容,通過考核進一步強化節水指標剛性約束,建立健全節水目標責任制。據初步統計,2023年全區公共機構人均用水20.04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3.87%。
開源節流多元化。我區公共機構大多因年久失修等原因,普遍存在供水管網老舊、用水器具破損等問題,用水過程中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自治區就業服務中心聘請專業機構為供水“主動脈”聽診把脈,檢查漏點,更換地下消防管道及市政管道,完善所有二級計量設施,安裝節水便器、節水水龍頭等節水器具,一舉解決管道老化漏水問題,年節水量可達1.2萬噸。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結合水利專業特點,通過加裝恒流控制閥、更換節水龍頭等設備等方式,有效提高用水節水數據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相比改造前人均用水下降21.25%,節水成效明顯。
我區公共機構在“開源”方面也“各顯神通”。建設雨水積蓄和再生水利用系統,利用雨水、空調冷凝水進行綠化澆灌;通過鋪設透水磚建設透水地坪系統,將排水溝連接成網,進行雨水收集再利用;景觀池安裝節水及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利用水循環提升用水效率,大大降低了單位用水消耗。
公共機構示范引領。我區深入開展節水型單位建設,“十四五”以來累計506家區直公共機構、2165家市級公共機構建成節水型單位,64個高校建成節水型高校,實現全部納入考核的區直機關和77%以上區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96%以上市級機關、51%以上市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49.2%的高校建成節水型高校,基本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樹立節水先進標桿,積極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打造一批節水制度齊全、節水管理嚴格、節水指標先進的典型單位,促進公共機構節水工作提質增效。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