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日本伦理黄色大片在线观看网站-日本伦理片网站-日本伦理网站-韩国三级视频网站-韩国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凈零碳城市丨杭州:以數智賦能推進碳達峰,探索產業輕量型城市降碳之路

作者:用戶投稿 時間:2024-03-23 11:12 點擊:
導讀:

編者按:

未來,城市競爭比拼的不只是經濟實力,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競爭的關鍵一點就是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因此中國城市邁向凈零碳是必然的趨勢。

中國城市向凈零碳發展,面臨國內國外的雙重推動力,既有壓力也有動力,這也是城市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良好機會。

為了對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有更深入、直觀的認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了深圳、西安、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呈現中國城市邁向凈零碳的現實路徑。本期,我們將帶領大家跟隨記者的探訪腳步走進杭州,來看這座產業輕量型城市如何探索低碳發展之路。

走進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一場低碳亞運展正在展覽。

2023年,杭州舉辦了第19屆亞洲運動會,并在亞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碳中和,從“無廢亞運”到“無廢城市”,杭州不斷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實現“雙碳”目標,以城市為主體的減排尤為重要。

2023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杭州入選試點城市。此后,杭州在碳達峰方面進一步加快行動。

圍繞綠色低碳這一命題,杭州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探索。

杭州市發改委資環處處長曾東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早在2010年,杭州就入選了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2023年6月,《杭州市碳達峰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此后杭州入選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杭州市發改委迅速制定試點城市方案,《杭州市碳達峰試點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于今年3月20日正式發布。

《征求意見稿》提出,充分發揮杭州市數字、科技和制度三大優勢,創新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路徑,著力打造成為全國碳達峰數智賦能標桿區、科技引領樣板區和制度創新示范區,為全國產業輕量型城市實現碳達峰提供杭州經驗。

數智賦能城市低碳轉型

2010年,杭州成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開始探索一條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涉及低碳經濟、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等六個方面。

亞運會就是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設方面的一次探索實踐。原杭州亞運會主新聞發言人、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毛根洪介紹,經核算和評價認證,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共排放溫室氣體88.29萬噸,使用綠電減排溫室氣體2.20萬噸,接受社會捐贈碳抵消指標109.99萬噸,在亞運會、亞殘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

亞運會結束后,結合辦會經驗編制的浙江省地方標準《大型賽事活動綠色低碳運營指南》《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動碳中和的碳普惠減排量管理辦法(試行)》等導則或政策,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近年來,杭州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政策體系逐漸完善。2022年,杭州出臺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綠色產業、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發展規劃,突出杭州的制度創新和數智賦能兩大特色。

2023年6月出臺的《杭州市碳達峰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明確產業、建筑、交通、農業領域低碳轉型方案,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和碳排放監測試點。

2023年底,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杭州入選試點城市。今年3月20日,《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并提出到2025年,“雙碳”數智賦能行動取得積極進展,全市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國碳達峰數智治理標桿區、科技引領樣板區和制度創新示范區,探索形成產業輕量型城市碳達峰實現路徑,為全國同類型城市碳達峰工作提供杭州經驗。

《征求意見稿》提出,杭州將建立“雙碳”智治架構體系、實施城鄉建設低碳轉型攻堅行動、實施交通多側協同低碳轉型攻堅行動、實施能源低碳轉型攻堅行動等十項行動任務,還單列了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任務。

科技創新方面,杭州將努力建設“雙碳”技術研發策源地、“雙碳”科研平臺集聚地和“雙碳”成果轉化首選地,全力打造碳達峰科技引領樣板區。制度創新方面,杭州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預算制度、探索實施項目碳評制度、探索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探索城市綠色更新機制等。

為了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杭州市發改委評選了“2023年杭州十大低碳應用場景”,覆蓋綠色建筑、生態碳匯、低碳工廠等多個低碳領域。

“我們自2022年開展這個評選,包括公開征集、實地考察、公眾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希望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低碳實踐。”曾東城說。

杭州在低碳交通體系建設方面起步較早、發展較快。杭州是國內最早推行公共自行車的城市,公共“小紅車”成為杭州街道上標志性的符號。此外,杭州采取自行車社區、公交優先、環保水上巴士、電動車試點等措施,截至2022年,杭州綠色出行比例已達76.6%。

杭州還推進運輸裝備升級,截至2022年,杭州主城區新增、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100%。同時,截至2022年底,杭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54.6萬輛,居于省會城市前列。

綠色建筑也是杭州近年來持續探索的領域。“2023年度杭州市十大低碳應用場景”之一的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筑,預制率達到86.5%,裝配率為 96.8%,對比現澆方式的參照建筑每百平方米可減少2.2噸二氧化碳。

《征求意見稿》也提出,完善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在杭州全市推廣應用“浙里綠建通”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平臺,從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運行等階段對綠色建筑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速產業低碳轉型

杭州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低碳產業、低碳城市,數字、科技、制度是推進低碳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近年來,杭州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注重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低碳高效產業,加速產業低碳轉型。2021年,杭州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杭州堅持數字賦能產業變革,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二次攀升。

《征求意見稿》提出,實施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攻堅行動,加快培育五大產業生態圈。聚焦“5+3”現代產業體系,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加快推進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加快綠色供應鏈構建,加快綠色低碳園區建設。

2022年的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杭州明確了“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未來五年,杭州不僅將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無序發展,抓好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還將加大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固碳等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產業投資,做強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等。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數據,2018-2023年,杭州市二產占GDP比重從33.8%下降至28.3%,三產占GDP比重從63.9%上升至70%,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升,2023年,杭州全市GDP突破2萬億元。

2022年4月,杭州出臺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 到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75%以上,這一指標比全國高10個百分點,也意味著杭州未來幾年仍需在低碳產業上下功夫。

除了發展第三產業,杭州也在傳統產業轉型上加快腳步,傳統制造業企業進行低碳化發展既是“雙碳”目標的要求,也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了一些2023年度杭州市級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了解到企業正在系統化地進行低碳發展。

采埃孚電驅動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向碳中和目標,國際主要車企紛紛加快轉型進程,以碳為基礎的技術壁壘和貿易壁壘正在醞釀顯現,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將直接決定著未來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采埃孚杭州工廠業務范圍在2018年轉為乘用車領域,新建項目在采購、設計階段都考慮到高效節能,在生產工藝上通過廢水蒸發器減污增效,對蒸發后的蒸餾水進行循環利用,不僅大大減少工業危廢的產生,也減少了清水的使用量。

“采埃孚杭州工廠最大限度地使用綠色能源,2024年,公司能耗50%以上采用綠電,安裝儲能系統,隨時準備電網需求側的削峰響應,積極開拓自發能源項目,如光伏鋪設等。”陳偉林說。

傳化涂料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建筑行業的痛點和挑戰是同質化競爭激烈、行業環保法規逐漸嚴格、個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作為傳統的制造行業,制造成本不斷上升,生產效率低、資源消耗大。

傳化涂料在低碳方面的做法主要是創新生產工藝、引入自動化生產設備、合理配置資源、避免過剩和浪費,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綠色低碳工廠評審組走訪時提出,我們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 10%;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節水率不低于 10%。”傳化涂料相關負責人說。

對企業而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

傳化涂料相關負責人說,解決的關鍵在于分析產品的價值鏈、碳排放和成本效益。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后期運輸、最后使用,這都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里。“哪一環節的碳排放最高,在哪一環節減排投入的成本較少但減排效益比較高,就從這個地方入手。”

推進能源轉型與特色碳匯

在采訪過程中,有企業反饋,目前汽車行業對零部件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都有考核的要求,零配件各企業對綠色能源的需求比較高,如果綠能的供應更充足,各企業就能更順利地發展綠色能源。

杭州已明確了能源結構優化的路線圖。2023年3月,《杭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通過一手抓能源供應保障,一手抓能源結構優化,到2025 年實現“三保兩降兩升”的主要發展目標。

“兩降”即單位GDP 能耗、煤炭消費量進一步下降。“十四五”期間,杭州要求全市單位GDP 能耗累計降幅不低于15.5%,同時煤炭消費下降目標達到省級要求。

“兩升”即清潔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杭州要求到2025年,全市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

浙江工業大學綠色低碳研究中心主任鮑健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結構的低碳化、產業結構的低碳化、消費結構的低碳化都是推動低碳城市發展很重要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能源結構的低碳化。與寧波相比,杭州本身沒有太多重化工業,未來的重點是控制碳排放,逐漸實現碳達峰。

2023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公布,明確到2025年,杭州市實現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全市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40萬千瓦,光伏累計裝機達3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本地發電總量的比重不低于50%。

《征求意見稿》也明確,杭州將實施能源低碳轉型攻堅行動,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氫能布局和應用、擴大外來綠電規模、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不少“零碳工廠”也在杭州建立起來,從生產源頭減少碳排放。例如,臨平西子潔能光儲一體低碳工廠示范項目入選“2023年杭州十大低碳應用場景”。項目建設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及智慧控制系統, 2022年光伏發電量約410萬千瓦時,其中87%自用、13%余電上網。目前,該項目的光伏與儲能系統累計節約6851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萬噸。

杭州的生態碳匯在全國發展也較早,近年來融入更多數字技術,推動生態富農新模式。臨安天目水果筍低碳數字化基地項目,以及林業碳匯方面的淳安縣“國儲林+碳匯林”建設的林業富產富民新模式,是其中的代表案例。

浙江毛竹資源豐富,盛產優質筍,臨安區天目水果筍低碳數字化基地項目與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大專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開發聚碳技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結合轉化為氨基酸,給竹子提供營養,減少化肥35%,增加產量26%,增加經濟效益27%。

據天目水果筍基地負責人林漢良介紹,“天目水果筍”碳排放值為-45.53g/kg,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13.91噸,每畝“天目水果筍”每年可固碳237.97 千克,是固碳效益較高的農產品。

杭州剛剛晉級GDP“2萬億城市俱樂部”,繼續發力建設“數字經濟第一城”。受訪專家表示,作為產業輕量型城市的代表,杭州在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不斷兼顧經濟增長和節能減碳,未來杭州還需要在綠色產業發展方面不斷進階,尤其需要持續關注能源市場化改革、綠色能源發展,也可以在數字賦能綠色降碳方面推出更多特色模式,推進制度、立法方面的探索。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www.yinheshijia.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