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區應急管理局榮獲國家榮譽
近日,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發布關于表彰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金山區應急管理局榮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先進集體”稱號。
自普查工作開展以來,金山區應急管理局扎實有序推進普查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并具體實施應急和地震領域調查工作。應急領域調查數據代表上海市接受國普辦應急領域數據核查,并以較高得分順利通過。
抓協調聯動,嚴格責任落實
金山區應急管理局牽頭抓總,由各委辦局派員共60人組建普查工作專班,聚焦重點難題問題,按月列清單,分周抓落實,確保工作任務按時保質推進。為強化普查人員依法統計、依法普查的責任意識,會同技術支撐團隊,累計開展培訓27場,培訓1363人次。為提升社會公眾對普查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在3條熱門公交、20座候車亭投放宣傳廣告,分發各類普查宣傳海報折頁等近30000張、各類宣傳品近50000件,營造了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圍。
抓審核把關,嚴把數據質量
數據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金山區應急管理局著力抓好全過程把關,確保數據質量真實、準確、規范、完整。準確采集270個公共服務設施、206個危險化學品點位、1592條減災能力、940條歷史災害信息。2022年6月,根據《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應急管理系統調查數據國家核查報告》,金山區最終以2.04%的較低差錯率順利通過國家核查。
抓成果應用,放大普查效應
按照“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原則,將普查成果與常態化災害風險調查和隱患排查工作相銜接,推動普查成果落地見效。氣象領域,將臺風、暴雨等普查成果融入氣象先知系統,提升早期風險預警能力。水務領域,根據易澇區域風險評估情況,對廊下鎮景陽勇敢圩區5.5公里河道進行提標改造,目前圩區標高達到4.8米。森林領域,根據轄區內涵養林、防護林分布情況,利用城運“鷹眼”系統和紅外熱成像攝像頭,建立煙火發現機制,偵測森林火災隱患。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