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日本伦理黄色大片在线观看网站-日本伦理片网站-日本伦理网站-韩国三级视频网站-韩国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分析 正文

大會訪談 | 白雪: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助力大灣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作者:用戶投稿 時間:2024-03-10 11:56 點擊:
導讀:

  

  近日,為期兩天的"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成果發布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大會以"智創中國 點亮夢想"為主題,匯聚了120余位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9+2城市有關城市代表以及投融資機構等重量級嘉賓,以線上線下結合互動方式,共同探討傳感器、納米技術、人工智能、醫療保健監測、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前沿學術成果與發展趨勢,為產業升級、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作為"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的承辦方,以及大灣區科技大會的創始人,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白雪近日接受了媒體專訪。在專訪中,白雪詳細介紹了這兩大盛會的獨特之處與亮點,以及大會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她以嚴謹、穩重、理性的態度,向廣大觀眾展示了大灣區科技發展的蓬勃活力和無限潛力。

  白雪,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科技金融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內地工作站站長、深圳市科聚灣區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白雪女士長期從事科技社團工作,自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于2013年成立任職以來,動員和組織千余家科技企業,與國內學術界、金融界、研究機構及國外30余家機構共1000余名高層次科技人才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打造了GBAS大灣區科技大會、"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等國際會展品牌;編撰大灣區首份《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藍皮書》;推動海外人才專家團隊落戶深圳并成立了研究院、實驗室;每年牽頭組織開展百余場學術會議、項目路演、雙創賽事等活動,共吸引3W余個科技項目匯聚深圳,累計推動項目落地800余個,累計獲獎的360強項目中,深圳市以外項目139個,其中專精特新企業23個,高新技術企業66個;為深圳各區、科技園、企業對接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等300余人。

  記者: 作為"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的主要承辦方以及大灣區科技大會的創始人,您能否介紹一下本屆大會的特色和亮點呢?

  白雪: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作為灣區建設的一份子,應繼續堅定地服務深圳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策源高地、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戰略部署。今年是中國經濟走向全面復蘇的重要一年,是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年,其中,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發生質的躍升最為關鍵。因此,今年的大會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對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多年來"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聯合大灣區科技大會,協同全國各地科創力量,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大局,取得不錯的成果。今年已經是兩大品牌強強聯合、共同舉辦的第四年。大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作為承辦單位。

  本屆大會通過舉辦成果發布典禮、項目投融資嘉年華、行業學術交流、項目地科協合作交流會議等環節,邀請來自全國科技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創業者以及投融資機構匯聚深圳,聚焦灣區,打造合作交流互利共贏的產學研合作平臺,進一步增強區域科技創新競爭合力,推動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自2020年深圳市入選中國科協22個"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園區)起策劃創辦至2023年,舉辦四屆以來,匯集了豐富的高質量項目、投資機構資源和創業人才。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2023年大會共征集了23932個項目,平均增長率為41%,分別在北京、上海、內蒙古、浙江、濱州、武漢、西安、粵港澳大灣區等地開設分會場,吸引深圳以外項目8493個,海外項目424個。開辦至今共計舉辦298場路演及對接活動,參與投資機構300余家,80余家第三方服務機構參與,共計813位專家參與評審工作。本屆大會成果發布典禮上將公布2023年大會TOP10、大會百強、各領域TOP5最終獎項等。

  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在中國科協的指導下,以服務全球科技人才為初衷,自2015年起,經過近10年的發展與沉淀,已成為我們打造的年度高端國際學術會議品牌。大會聚焦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健康、數字經濟等領域,吸引來自全球專家學者齊聚深圳,探討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共享前沿科技研究成果。例如本屆大會分論壇:IEEE-NSENS 2024國際會議和海峽兩岸暨港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出席的嘉賓大部分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今年還有一批來自美國、韓國等國家的專家。

  記者: 歷年來通過大會服務深圳發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呢?

  白雪: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們成功搭建了一個高層次、國際化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平臺。通過這一平臺,我們舉辦了學術會議、項目路演、創新大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總數超200場。其中,與港澳臺等地區的平臺機構緊密合作,共同開展了近50場活動。我們榮幸地邀請了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超800位海內外院士、知名科學家和行業領袖參與,每年圍繞不同的主題齊聚深圳,共同探討和分享最新的科技趨勢和研究成果。

  其次,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我們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匯聚了一批頂尖的科研人才,并建立了全面的人才庫。這為深圳各區、科技園、企業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等建立了有效的對接渠道,累計對接人數超過300人。我們連續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同時,我們積極促進校企合作,至今已有百余家企業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此外,我們還致力于推動各科研人才與深圳市各區共同建設中試平臺、實驗室、創新中心等。

  最后,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我們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吸引了一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秀市外項目。通過與深圳市重點布局的"20+8"產業進行精準匹配,我們成功推動了1983個項目獲得融資,并與100余家產業園區完成了空間及政策需求的對接。從所有參與項目中,我們精選出360個優秀項目,其中深圳市以外的項目有139個,專精特新企業23個,高新技術企業66個。為了為這些項目和人才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持,我們團結了一批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建立了資金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們成功推動了東方富海中標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首期規模高達45億元。目前該基金已全部投資完畢,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00個,投資金額超過40億元,主要聚焦于半導體、先進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綜上所述,我們以大會為平臺,成功組織并動員了廣大會員共同服務科技工作者。大會不僅成為他們了解世界前沿科技的窗口和與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重要場合,更成為他們汲取創新靈感、創新思路、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舞臺。我們深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一平臺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深圳市乃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您能簡單分享今后的計劃嗎?

  白雪:深促會作為一家5A級社會組織,將始終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目標,積極充當加強"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之間相互合作和聯動的重要平臺,更好地服務政府、服務企業、服務會員。未來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向開展工作:

  更加重視服務科技工作者,特別是科技人才。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對科技工作者的服務水平,通過提供工作和生活全方位的精準化服務,我們希望為這些人才在深圳的落戶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為頂尖科技人才落戶深圳人才作出貢獻。例如,今年7月我們將引進IEEE國際計算機服務大會首次落地深圳,同時我們將繼續開展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會議等高端學術會議,通過建立更多人才交流平臺,提供更多人才展示和交流的機會,促進深圳本地人才與全球人才的交流與合作。

  我們將聚焦于前沿科技的研發以及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通過與國內外頂級科研資源,如IEEE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機構的緊密合作,我們將匯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的突破。例如我們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香港城市大學團隊在深圳建設新材料研究院。

  我們將積極助力產業基地的建設與發展。緊密圍繞深圳的"20+8"產業發展戰略,我們將與鏈主企業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例如我們今年將重點聯合如:深圳市人民醫院、中山八院、深圳先進院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邁瑞醫療等一批優秀的合作機構共同推進生命大健康產業創新中心的設立。

  記者: 您能分享一下您選擇從事當前領域的初衷和感悟嗎?

  白雪:我自2009年起,便踏入了科技社團這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領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時光。期間,我親眼見證了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它對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我一直堅信,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它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生產效率,甚至引領整個時代的發展方向。而科技社團,正是一個集結了各方力量、促進科技創新和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為一名科技社團工作者,我深感榮幸能夠參與其中,為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見證了無數的創新項目從無到有,從初步的想法到最終的落地實施,這些成果的背后,都離不開我們科技社團的辛勤付出和持續努力。

  同時,我也深感幸運。深圳,這座充滿魅力的創新之都,為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好時代,更是為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的可能性。在這里,我能夠與眾多優秀的科技人才一起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然而,我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身邊的支持和幫助。在此,我想借此機會,向長期支持我們的上級部門、科研和學術機構、企業界朋友、各兄弟單位表達我最真摯的感謝。無論是領導們的悉心指導,還是同事們的默契配合,都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溫暖和力量。

  展望未來,我將繼續堅守初心,致力于科技創新事業。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助力科技創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一份力量。同時,我也期待與更多的優秀人才一起合作,共同推動深圳市乃至大灣區的發展,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廣告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www.yinheshijia.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