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億的春節檔,為何出現這罕見一幕?
文/華卓瑪
春節假期結束,春節檔電影也逐漸落下帷幕。
2024年春節檔電影以破80億元的總票房打破多個紀錄。然而,8部春節檔影片中,有4部接連宣布退檔,罕見的“撤檔潮”也被網友稱為“撤檔元年”。
業內人士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春節檔的“撤檔潮”并非電影質量低,一些撤檔電影口碑和評分均屬上乘,但很遺憾與春節的合家歡氛圍不搭。“撤檔潮”也說明我國電影對檔期的依賴依然嚴重,中國電影市場還需真正實現時時有看點、有爆款。
罕見“撤檔潮”,合家歡電影更受歡迎
今年春節檔的“撤檔潮”從2月14日開始。當晚,《我們一起搖太陽》宣布2月15日后撤出春節檔,將于3月30日再上映。該片是韓延導演繼《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后的生命三部曲終章,之前的兩部作品為《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講述了兩位身患重癥、性格迥異的青年,因為“生命接力”的約定,陰差陽錯地踏上了一段充滿愛與力量的治愈之旅。豆瓣評分7.9分。
隨后,2月16日,又有兩部電影宣布撤檔。先是動畫電影《黃貔:天降財神貓》在20點左右宣布“后會有期,江湖再見”;23點,由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宣布退出春節檔,將重新選擇檔期與觀眾見面。2月17日,動畫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官宣退出春節檔。
制片人、影評人藤井樹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介紹,今年春節檔電影整體來說質量都比較高,沒有出現所謂的爛片,包括撤檔的《一起搖太陽》和《紅毯先生》,豆瓣評分都在7分左右,出現“撤檔潮”,原因是一些影片的調性與春節合家歡的氣氛不匹配。“大家都想過節,討個吉利,一些話題沉重的電影關注度就不會很高?!?/p>
某院線公司宣傳負責人邢先生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介紹,春節檔其實是一個增量檔,也就是要把平時沒有觀影習慣的觀眾帶入影院,所以非專業的觀影群體更希望看到的并不是更具深邃思想性、話題沉重的影片,反而像《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這樣輕松、具有合家歡氛圍基礎的電影會更受歡迎。
此外,《一起搖太陽》是一部愛情電影,《紅毯先生》講述的是娛樂圈的事,從觀影人群來看,他們可以稱為是小眾類型影片,而春節檔是屬于大眾的。
在影片調性和觀影目標群體與大眾春節檔電影預期產生沖突,上映后未帶來高上座率的情況下,四部影片的排片占比自然也在下降。
如2月10日上映首日,《紅毯先生》排片占8.5%,而后排片占比一路下滑,到2月16日,排片占比僅1.5%。2月10日至2月13日,《我們一起搖太陽》排片占比從7.3%下降至3.0%。
因而,在電影接連撤檔后,不少網友也質疑:“排片太少,不撤檔怎么玩?”“排到大半夜誰去看電影?”
邢先生表示,影院作為盈利單位,肯定是追著票房好的影片,這也是市場規律。因為《熱辣滾燙》和《飛馳人生2》相關話題的持續發酵,再加上非常能體現合家歡的《熊出沒?逆轉時空》和張藝謀導演的《第二十條》,實際上排片容量已經非常滿了。
如何擺脫“檔期依賴癥”?
其實,春節檔電影撤檔現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
2023年春節檔,鄧超執導的體育題材片《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于1月24日大年初三上映,收獲4000萬票房后,緊急撤出春節檔,于大年初五起調整為小規模放映,至2月17日再上映。然而,重新上映后,該片未能實現逆襲,最終累計票房僅為低于預期的1億。
藤井樹表示,電影撤檔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撤檔后再映,票房能否實現逆襲,現在大家都在觀望狀態,但成本肯定是增加的,因而二次上映后還要產生宣發費用。對于觀眾而言,撤檔后,大家會對影片的質量產生質疑。“對于片方來說,撤檔肯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但還是希望撤檔不要成為一個常態?!?/p>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教授張振鵬表示,撤檔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舉。春節檔票房創歷史記錄達到80億,說明春節檔電影消費已接近天花板,改換檔期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但張振鵬也指出,春節檔半數電影接連撤檔也說明我國電影對檔期仍然依賴嚴重。
此前,國家電影局常務副局長毛羽曾表示,大片強片扎堆節假日集中上映的現象仍然存在,檔期、排片均衡合理的調控機制還未成熟,市場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必須在周末檔的營造和建設上繼續下功夫。
院線公司宣傳負責人邢先生表示,春節的“撤檔潮”也有可能推動片方更理性選擇檔期,以減少可能因撤檔導致的無效宣發成本。
張振鵬認為,中國電影市場想要趨向成熟,需要逐步擺脫影片對檔期的依賴,也就是說,產出更多在任何時間點上映都能贏得消費者積極響應的影片,真正實現時時有看點、有爆款。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